-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组传送网操作管理与维护技术
分组传送网操作管理与维护技术
摘要:为了适应面向连接的电信级业务传送,电信级操作、管理、维护(OAM)和保护,业务感知需求等,需要采用面向连接的分组传送技术。分组传送网(PTN)技术包括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T-MPLS)和运营商骨干传送(PBT)。T-MPLS对MPLS技术进行了简化和改造,去掉了与传送无关的转发处理和无连接特性,并增加了传送层的网络模型、保护倒换和OAM功能;PBT技术着重加强了OAM和保护方面的特性,增加了TDM业务仿真和时钟功能,增强了多业务支持能力,关闭了传统以太网的地址学习、地址广播以及生成树协议(STP)的功能。T-MPLS和PBT均很好地满足了分组传送的需求,T-MPLS相比PBT,OAM功能更完善。
关键词:分组传送网;操作、管理和维护;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运营商骨干传送
Abstrac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connection-oriented carrier class traffic transport, carrier class OAM and protection, awareness of service, it is necessary to use connection-oriented packet based transport technology.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 (PTN) technology includes the Transport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T-MPLS) and Provider Backbone Transmission (PBT). T-MPLS is the simplification and reformation of MPLS without the no-connection features and the transfer tha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handling and the network model of transport layer; and protection of switching and the OAM functions are added. PBT technology focuses on the OAM and protection,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TDM) business simulation and clock functions, and multi-service supporting capabilities, while the address study, address broadcasting and Spanning Tree Protocol (STP) of the traditional Ethernet are deleted. T-MPLS and PBT are well positioned to meet the needs of packet transport. Compared to the PBT, T-MPLS has better OAM functions.
Key words:packet transport network; OAM; T-MPLS; PBT
随着电信业务的IP化,传送网承载的业务正从以时分复用(TDM)为主向以IP为主转变,目前面向TDM业务设计的同步数字体系(SDH)传送网技术已难以适应业务的传送需求,同时现有的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以太网技术也不能很好地满足传送的需求。为了适应面向连接的电信级业务传送,电信级操作、管理和维护(OAM)与保护,业务感知需求,需要采用面向连接的分组传送技术,将是未来传送网络的发展趋势。
分组传送网(PTN)主要有两种主流技术: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T-MPLS)和运营商骨干传送(PBT),都可以很好地符合传送网的需求。
T-MPLS是在MPLS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面向连接的分组传送技术,T-MPLS对MPLS技术进行了简化和改造,去掉了与传送无关的转发处理和无连接特性,并增加了传送层的网络模型、保护倒换和OAM功能[1]。
PBT技术考虑了与传统以太网交换机的兼容,着重加强了OAM和保护方面的特性,增加了TDM业务仿真和时钟功能,增强了多业务支持能力。PBT关闭了传统以太网的地址学习、地址广播以及生成树协议(STP)的功能,以太网的转发表完全由管理平面(或将来的控制平面)进行控制。
1 分组传送网OAM标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