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藏象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之间的关系 同时进行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四季脾旺不受邪 五脏 脾 2.主统血 脾气具有统摄固摄血液在脉管中运行而不溢出脉外的机能。 机理:气的固摄 生理:脾气健运——血液不会溢出脉外 病理:脾气虚——出血 五脏 脾 (二)生理特性 1.脾气上升 脾气具有向上运动以维持水谷精微的上输和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生理功能。 (1)升清 清:水谷精微 实质:脾气运化的表现形式 五脏 脾 生理: 脾升胃降协调平衡——精微正常输布 病理: 脾不升清——头昏目眩,神疲乏力 浊气停滞——腹胀满闷 精微下流——便溏、泄泻 五脏 脾 (2)升举内脏 脾气上升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而不下垂 生理 脾气充足——内脏不下垂 病理 脾气虚——内脏下垂,胃下垂,肾下垂,子 宫脱垂,肛门脱垂 五脏 脾 2.喜燥恶湿 脾喜燥洁而恶湿浊的生理特性 与胃的喜润恶燥相对 脾气健运——水津四布 脾失健运——痰饮水湿内生 湿浊困阻于脾——脾阳不振 五脏 脾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肉,主四肢 肉:肌肉 全身肌肉赖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的营养和 滋润,壮实丰满 病理 脾失健运——倦怠无力,肌肉瘦削,痿废不用 五脏 脾 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口:接纳咀嚼食物 唇:口唇的色泽可反映脾精、脾气的盛衰 食欲和口味可反映脾的运化机能状态 生理 脾气健运——口唇红润有光泽 病理 脾失健运——口唇淡白不泽 五脏 脾 3.在志为思 思:思虑 生理 脾气健运,气血充盈——思维敏捷 病理 思虑过度,所愿不遂——脾气郁结 五脏 脾 4.在液为涎 涎:口津,唾液中比较清稀的部分 由脾气布散脾精上溢于口而化生 保护口腔,润泽口腔 生理 脾精、脾气充足——涎上行于口不外溢 病理 脾胃不和——涎自口出 脾精亏虚——口干舌燥 五脏 脾 5.与长夏或四时之气相通应 长夏:夏至——处暑 湿气最盛 脾:主运化,化生精气血津液 病理 夏秋之交,脾弱者易为湿邪所伤 治疗:清热除湿 五脏 脾 五脏 肝 概述 位置:位于腹腔,横膈之下,右胁之内 形态:形如楔形 (一)主要生理机能 1.主疏泄 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调畅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以及情志活动的作用。 五脏 肝 作用表现 (1)调畅血和津液的运行输布 气行则血行 气行则津液 (2)调畅脾胃之气的升降 使脾气升,胃气降的运动协调有序 调控胆汁的分泌与排泄 五脏 肝 (3)调畅情志 肝气疏泄,气血调和——情志活动适 (4)调畅排精排卵行经 肾主闭藏 肝主疏泄 五脏 肝 肝失疏泄——肝气的疏泄作用失常 肝气郁结——肝的疏泄功能不及 表现 气郁不通—— 胸胁、两乳或少腹部胀痛不适 血行不畅——月经后期,痛经,闭经,痞块 津行不畅——痰核、瘰疬 、瘿瘤、乳癖 肝脾不和——腹胀腹泻 肝气郁结——情志抑郁,闷闷不乐 疏泄失职——排精不畅,月经失调 五脏 肝 肝的疏泄功能太过——肝气亢逆 表现 血随气逆——吐血、咯血、昏厥 胃气上逆——纳呆、脘腹胀满、嗳气、呕吐 肝气亢逆——急躁易怒 疏泄太过——月经先期、量多、崩漏 五脏 肝 2.主藏血 (1)贮藏血液 濡养肝及其形体官窍 为经血生成之源 化生和濡养肝气 化生和濡养魂 五脏 肝 若肝血不足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