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郎永淳世界以痛吻我,我回报以欢歌
“美味来自舌尖吗?一起做个实验。把糖果放在舌尖,但捏住鼻子,你就注意不到糖果是甜的。这一实验已经证明,没有嗅觉就没有味觉今天回复‘嗅觉’,看一篇科普文章。”
这是微信公众号“朗读”的一段音频,来自《新闻联播》主持人郎永淳。听着你会有种穿越感,常年播报国家要闻的主播,在跟网友们聊生活、玩科普、荐好书?
郎永淳,70后江苏人,18岁考入南京中医学院,学过5年针灸,业余在江苏某电台实习。毕业后攻读北京广播学院的双学位,同时毛遂自荐,相继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交通台做兼职,“几份工一打,俨然成了班里的大户”。
1995年刚上完一学期,郎永淳就应聘到了央视《新闻30分》做主持人。24岁囊中羞涩,第一套西装还是找康辉借的,紧张完成首秀。16年后,他通过竞争上岗当上《新闻联播》主持,是第一位戴眼镜的“国脸”主播。
2013年9月,郎永淳推出自媒体“朗读”,粉丝已超21万,还在迅速增长。最近他推出新书《爱永纯》,一边赠书,一边邀请网友“莅临”他和妻子作为嘉宾录制的《光荣绽放》节目现场,一起“出席”央视《读书》栏目
这个美丽的书名,起源于一个家庭噩耗。
他的夫人吴萍在2010年不幸被确诊为乳腺癌,2012年又发生肝转移。郎永淳思虑再三,把妻子送到美国疗养,刚考上人大附中的儿子也赴美留学,陪伴母亲。2013年秋,母子离京赴美,郎永淳独守北京。
从郎永淳首次亮相《新闻联播》,他正常工作至今,不曾因妻子的事向领导请假,因为他要告诉吴萍,天没有塌,一切正常。倒下了,就是自己认输了。
同事李瑞英感叹,这个年轻小伙子,有什么事都是波澜不惊。
采访时是郎主播的新书宣传期。当天他要接受六个采访,我是第一个。他不紧不慢,不骄不躁,诚恳地你问我答,保持中低音,八点钟微笑。途中,有电台记者来电采访,问的都是书里交代过的事情,他依旧好脾气地回复:书的第一页就写了,我是看到妻子的IPDA搜索记录才知道她得了乳腺癌的
2010年,得知妻子被确诊的那一刻,他紧紧抱着她安慰,“既来之则安之”;
2013年他送妻儿出国疗养,年底又接她回国复检,告诉她“不要怕,我会一直陪着”;
2014年情人节,《爱永纯》新书发布会,复检后“一切正常”的吴萍哽咽说,是永淳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而他摇头:是你自己的努力换来新生。
不由想起一幅画:梵高的《星空》。炫目、激情,每一个凸起的漩涡都扭曲着,呈现出一种持续狂热。然而梵高自己说,我的每一笔都很冷静,必须冷静。
生活也是一张画布。这种冷静,把雷电般的激情化作了毛毛细雨,把面对厄运的恐惧,化成不动声色却有力的反抗。
所以他可以说:世界以痛吻我,我回报以欢歌。
你成了名人,但实际上你并不伟大
《中国青年》:读书时代,从中医院到广院,环境是迥异的,你有什么不同的收获?
郎永淳:我一直是理想主义者,当年为什么读医学?小镇就一个卫生院,你可以看到很多生老病死,有些人走得很可惜,就是和家人吵架,喝下一瓶农药。但是一个高明的医生可以救死扶伤,去改变别人的命运。
学医五年,对我思维方式的整体观培养非常有用,对问题的判断和思考都比较全面。但后来遭到了就业压力,于是报考了北京广播学院的双学位,慢慢才对新闻和它所承载的社会责任感有了认知。医生医治的可能是一个个体,而新闻人是社会的望者,更像是一个社会的医生,社会在发展中总会出现问题,而我们在为医治、缓和社会的病痛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中国青年》:作为《新闻联播》主持人,你怎么看待媒体平台的力量?
郎永淳:19年前,我刚到《新闻30分》,第一次去河南出差,是做一组《貌丑能否上大学》的系列报道。结果这个报道得到了相关领导的重视,改变了孩子的命运。当时我就提醒自己:一定慎重地用好手中的报道权,要经过详实调查,掌握足够信息后,再去提供一个相对客观平衡的观点。
《新闻联播》是党和国家的宣传平台,需要你迅速准确地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出去。对不对,准不准,美不美――这三点是最基本的要求。你成了名人,但实际上你并不伟大,而是这个平台非常强大。
《中国青年》:现在你的新浪微博粉丝500多万,“朗读”订阅量超过21万。作为中国第一新闻平台的主播,为何还会创建自媒体“朗读”?
郎永淳:传统媒体已经受到新媒体的挑战。人要不断学习,不断深入社会,时刻清楚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我要做新媒体“朗读”,只有进入到这个实践操作当中,才能体会社会的传播方式在如何巨变,而未来还会有多少路径可走。
我也听过一个说法,《新闻联播》里总是歌舞升平的幸福生活,而这不是全部。大家看待新闻联播的主持人,也特别概念化、符号化,就是高高在上、关在一个小房子里面说新闻的人。我想有所改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