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长喜教授讲解的陈式太极拳拳理阐微及应用.ppt
陈式太极拳拳理阐微及应用 刘长喜 教授 中华传统文化的形体语言 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学研究所 博客:/liuchangxi1963 微博:/1732485762/profile 陈式太极拳的沿革 北京陈式太极拳的传承 陈发科 陈氏十七世,陈氏太极拳第九代传人,北京陈式太极拳的缔造者。1928年来北京传拳。 田秋田 田秋信 田秋茂 田秀臣 冯志强 刘 刚 李全生 谢孟英 李秋霞 刘长喜 陈建军 北京陈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 天地为一大太极,人身为一小太极。人身为太极之体,不可不练太极之拳。本有之灵而重修之,良有以也。 人身如机器,久不磨而生锈,生绣而气血滞,多生流弊。故人欲锻炼身体者,必先练太极最相宜。 太极练法,以心行气,不用浊力,纯任自然。筋骨鲜折曲之苦,皮肤无磋磨之劳。不用力何能有力?盖太极练功,沉肩坠肘,气沉丹田。气能入丹田,为气总机关,由此分运四体百骸,以气周流全身,意到气至。练到此地位,其力不可限量矣! 此不用浊力,纯以神行,功效著矣!先师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盖此意也! 《大小太极解》 养生保健之要旨 “静以养神,动以练形,能动能静,可以养生。” ——《养性延命录》 “形神共养”是养生的要旨。 ? 动静结合反映了人类体质增强的内在规律,缺少运动体质就会下降,运动过量也会伤及身体。动静结合、恰到好处才是运动养生的宗旨。古人曾提出“三分练,七分养”,“练”就是动,“养”就是静。至于是否一定要“三七”开或“二八”开,要因人而异。 ? 有些人过度强调“动”,以练肌肉块为荣,追求健美身姿。这里需强调的是,肌肉块与健康长寿不能等同,健身房的高强度局部锻炼未必与养生保健相符。 太极拳的特点 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 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 ——《十三势行功歌》 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 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动犹静,视静犹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太极拳解》 心静、身灵、气敛、劲整、神聚 ——《五字诀》 最佳的生态运动!! 1、学太极拳,不可不敬。不敬,则外慢师友,内慢身体。心不敛束,如何能学艺? 2、学太极拳,不可狂,狂则生事。不但手不可狂,即言亦不可狂,外面形迹必带儒雅风气。不然,狂于外必失于中! 3、学太极拳,不可满,满则招损。俗语云:“天外还有天”,能谦则虚心受教,人谁不乐告之以善哉?积众善以为善,善斯大矣。 4、学太极拳,着着当细心揣摩。一着不揣摩,则此势机致情理终于茫昧。即承上起下处,尤当留心,此处不留心,则来脉不真,转关亦不灵,动一着自为一着,不能自始至终一气贯通矣。不能一气贯通,则于太和元气终难问津。 5、学太极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 清末陈鑫太极拳论著:学太极拳须知(1) 6、学太极拳,学阴阳开合而已。吾身中自然有本然之,阴阳开合非教者所能增损也。复其本然,教者即止(教者教以规矩,即大中至正之理)。 7、太极拳虽无大用处,然当今之世,列强争雄,若无武艺,何以保存?惟取是书演而习之,于陆军步伐止齐之。法不无小,补我国苟人,人演习或遇交手仗,敌虽强盛,其奈我何?是亦保存国体之一道也。有心者,勿以忽晓之言弃之! 8、学太极拳,不可借以为盗寇抢夺之资,奸情採花之用。如借以抢夺採花,是天夺之魄,鬼神弗佑而况人乎!天下孰能容之? 9、学太极拳,不可凌厉欺压人。一凌厉欺压,即犯众怒,罪之魁也。 清末陈鑫太极拳论著:学太极拳须知(1) 太极拳与中医学 ? 太极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形体语言,与祖国传统医学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太极拳:内外相宜、上下相随、形神兼备、气敛劲整、阴阳 互根、阴阳平衡以及周身节节贯穿等。 中医学:整体观念、精气学说、阴阳学说、经络学说、气血 津液与精神。 陈式太极拳的特点 刚柔相济 快慢相间 螺旋缠绕 松活弹抖 陈式太极拳的身法纲要 提顶吊裆心中悬,松肩沉肘气丹田 裹裆护肫须下势,涵胸拔背落自然。 ——《各势白话歌》 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