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北方地区仿木构墓葬发现和研究综述
中国北方地区仿木构墓葬发现和研究综述
摘 要:模仿地上木结构建筑形式而建造的仿木构墓葬,始于汉代,流行于宋金,之后日渐衰落,分布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在宋元以前,北方地区长期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这一地区发现的仿木构墓葬数量巨大、类型齐全、年代序列完整,是仿木构墓葬系统研究的极好材料。本文综述了北方地区汉至元这一历史时期内仿木构墓葬的发现与研究情况,将仿木构墓葬的发展大致分为滥觞及初步发展期,缓慢发展、探索期,全面发展、鼎盛期等三个阶段,并总结了各阶段的主要特征,进而指出仿木构墓葬研究走向深入必须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K8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0)02―0189―04
仿木构墓葬始于汉代,流行于宋金,之后日渐衰落。仿木构墓葬模仿的内容既包括木结构建筑主体部分的柱子、斗??,也包括属于木结构建筑装修部分的门、窗等。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新中国考古工作的全面开展,各时期仿木构墓葬在各地陆续被发现,引起了国内学者极大的关注和兴趣。其中,北方地区发现的仿木构墓葬数量巨大、类型齐全、年代序列完整,是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的极好材料。本文涉及的北方地区主要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
一、仿木构墓葬的发现与研究
仿木构墓葬系统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是从建国后开始的。纵观其考古发现和研究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7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的恢复发展,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文物普查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仿木构墓葬也在这时进入人们的视野。很多典型的仿木构墓葬就是在这时被发现的。如洛阳82号墓①、杨家湾墓②、祁县韩裔墓③、朝阳韩贞墓④、禹县白沙唐墓⑤、白沙宋墓⑥、山西下吐京墓⑦等。
这一阶段仿木构墓葬的研究性论著罕见,多停留于文物普查后对墓葬材料的简要公布层面,有些简报和报告会简要总结仿木构墓葬的阶段性特征。宿白先生编写的《白沙宋墓》⑧,以在河南禹县白沙发现的三座宋代仿木构墓葬为线索,广征博引,对宋代仿木构墓葬建筑构造的诸多方面如斗?淼难荼洹⒚鹏⑿沃频谋浠?、家具制作的繁简、替木与?鏖荑省⑺罔实墓叵档冉?行了精辟、详实的论证,被誉为中国历史考古学田野报告的经典之作。
总体而言,本阶段的特点是材料公布相对多而研究成果相对少,这与当时的历史条件密不可分,建国后的文物普查促进了材料的陆续发表,到“文革”期间,除发掘工作仍在断续进行外,研究工作却全面陷入停顿,这对本阶段的仿木构墓葬研究造成了极大影响。
第二阶段:20世纪80―90年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伴随着大量基建工作的陆续展开,仿木构墓葬的材料也随之不断出土。这期间的重要考古材料有华阴杨舒墓⑨、长安1号墓⑩、固原李贤墓(11)、登封唐墓(12)、辽陈国公主墓(13)、金昌8号墓(14)、后德胜1号墓(15)等。
在仿木构墓葬的研究方面,基本上都是在对各个时期墓葬进行综合研究时的顺带之作。即便如此,本阶段还是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尤其是一些创见性的观点,对后来的研究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韦正在《简论西晋时期的南北士族墓葬》中谈到,北方士族墓葬仿木构部分如砖柱、斗?淼仁粲谀故曳倍嘧笆蔚谋硐帧?(16)谢宝富在《北朝墓葬的地下形制研究》中认为:北朝墓葬出现了庭院屋宇化的倾向。(17)徐苹芳在《大百科全书(考古卷)》和《新中国考古发现与研究(宋辽金元部分)》中对宋代仿木构墓葬均有论述,并概括性地总结了宋代仿木构墓葬的早晚变化规律。(18)孙广清在《河南宋墓综述》中指出仿木结构砖室墓是河南宋墓的特点,并对仿木构墓葬的早晚变化进行了阐述。(19)杨晶在《辽代汉人墓葬概述》中将仿木构的形式作为辽代汉人墓葬分型的重要参考。(20)陈朝云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金代砖室墓探论》中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金代仿木构墓葬进行了详细讨论,认为金代砖室墓仿木构装饰应有尽有,颇具真实感。(21)
总体而言,本阶段不仅出土了一批在仿木构墓葬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材料,而且研究工作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不足之处在于,这一系列研究主要着眼点只停留在某一历史时期的墓葬材料上,在深入考证的同时,仿木构墓葬的发展流变尚未进行深入研究,宋金仿木构墓葬的分期与分区也尚显粗略。
第三阶段:21世纪开始至今。新世纪伊始,各地区基建工程大规模开展,一大批仿木构墓葬随之出土。这期间重要的考古材料有洛阳孙?[墓(22)、襄垣浩顷墓(23)、高村宋墓(24)、济南宋金墓(25)、朝阳辽墓(26)、大同辽墓(27)、长治金墓(28)、董湾金墓(29)、郭桥元墓(30)等。
在仿木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