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和南昌传教模式初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利玛窦和南昌传教模式初探

利玛窦和南昌传教模式初探   明末,西方传教士在广东传教遭遇种种失败后,利玛窦等人入驻南昌传教。利玛窦在南昌传教的三年,也是他的传教策略在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过程:他与江西的官绅阶层进行了密切交往和友好的对话,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成功的传教策略――“南昌传教模式”。这意味着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这不仅是利玛窦个人努力的结果,也与当时江西深厚的儒学传统文化底蕴和江西文化的一些显著特点密切相关。   [关键词]利玛窦;南昌;天主教;官绅阶层;南昌传教模式   [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7)03-0110-07   黄细嘉(1962―),男,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与开发;(江西南昌 330047)曹雪稚(1978―),女,山东曲阜师范大学资源与规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与开发。(山东曲阜 273165)      凡是对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稍有涉猎的人,大都知晓并积极评价利玛窦所实行的适应中国传统文化和风俗的传教策略。关于利玛窦传教策略的研究也很多。史实表明,这种策略并非一蹴而就,在利玛窦之前,以范礼安和罗明坚为首的耶酥会传教士在广州境内传教时,尽管采取了一些适应中国传统的措施,但在广东艰难的传教经历和微小的传教成果表明,他们的传教思想路线还是很不成熟的,其核心部分并未确立。   利玛窦入住南昌后,在与官绅士人广泛交流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在南昌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传教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初显成效,笔者称之为“南昌传教模式”。“南昌传教模式”是利玛窦传教策略的核心,它为基督教扎根中国指明了道路,奠定了基督教在江西乃至中国传播的基础。      一、利玛窦在南昌      利玛窦(Matteo Ricci),字西泰,意大利耶酥会传教士。1582年4月受命来到澳门,从此便在中国传教、工作和生活,足迹从澳门和肇庆到韶州、南昌、南京直到北京。他以适应中国儒家传统的传教策略而受到朝廷的欢迎和重用,被称为基督教在中国传教第一人和集大成者。1610年5月11日逝世于北京。   利玛窦初入中国时,范礼安等耶酥会传教士并未在广东省稳定下来,在中国的传教策略还在不断的摸索中。但是他们相信,在中国这样的中央集权国家,只要在帝廷稍获成功就能在所有省份引起响应。因此,1595年,在广东遭遇到种种困难后,一心北上进京的利玛窦,在来自澳门的中国传道员若望和石宏基的陪伴下,随同兵部侍郎石某的官船从韶州出发,翻越梅岭,经过江西境内前往南京,进而前往北京。然而当他抵达南京时,因为中日之间在朝鲜引起的争端使所有的外国人都成了可疑分子,利玛窦只好暂避到南昌。在南昌生活了三年后,直到1598年方北上进京。这就是利玛窦进入江西境内之始。   利氏于1595年5月在南京受阻后返回南昌途中,乘船过鄱阳湖,与一位小官员的结识似乎预示着他在南昌传教的良好开端和定将成功。这位江西制台对困病交加的利玛窦伸出援助之手,一上岸就去为他准备住处,请他下榻于一个朋友租的几间房子,还打发人到港口用轿子接他并搬运他所有的行李,行至城门口也没有人检查他的身份。利氏后来在一封信中说道:“就这样,如我所愿,在上帝引导下进了城”,“虽然开始有一些麻烦,终于一切好转了。”[1](P204)   南昌对于利玛窦来说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地方,它距离外国人受怀疑的海疆遥远,坐落于肥沃的平原地区。南昌在利玛窦印象中也是非常好的:   不算上手艺人和苦力,居民可分四类,都是极其显赫的:一、府衙和省府官员。二、从前当官的士大夫或现时高官的亲戚,……三、皇亲国戚,人数越来越多,以至占居民总数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其中有二三人有“王”这个荣誉封号。四、出自三所著名书院的秀才,为数众多,但势力不及其他地方;1595年,其中七八人登进士第,而广东全省至多才五六人;单单这一点,江西省就足以列为中国最文明的省份。[2](P202-203)   这个精英阶层规模之巨大为利氏形成并实践他的儒学传教策略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良好环境,成为利玛窦传教策略形成的沃土。   在南昌,已经在中国居住了13年的利玛窦能对汉语运用自如了,他还用儒士的穿戴和礼仪武装自己,以新的面貌呈现于中国人面前,受到南昌官绅阶层的欢迎。1596年获得巡抚的认可定居后,利玛窦先以60金买一小屋,作临时教堂传教,取名“圣堂”,是年6月29日,利玛窦在南昌举行第一次弥撒圣祭[3],从此天主教在江西南昌落地生根。利玛窦在南昌的三年中,广泛结交文人名士和上层士绅,与儒士们开展思想伦理方面的交流与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利玛窦传教策略的雏形――“南昌传教模式”得以形成。      二、“南昌传教模式”的形成      1、改换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