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社会心理研究心理学派和社会文化学派.docVIP

二语习得社会心理研究心理学派和社会文化学派.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语习得社会心理研究心理学派和社会文化学派

二语习得社会心理研究心理学派和社会文化学派   外语教学   编者按:外语教学必然涉及与相应外语密不可分的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生存方式、文化规约和生活世界等因素。但是,就外语教育和学习而言,与语言之间的翻译一样,其实就是在语言间性视野中对不同语言差异性转换的处理。本期刊发的5篇文章区分为两个板块:高一虹、周燕和罗依娜三位先生的成果属于理论反思与建构;郭红等老师的三篇文章则属于实证探索。理论建构和实证探索是本刊《外语教学》栏目的组稿理念。      提 要:以学习动机、学习者认同为主要关注焦点的二语学习社会心理研究,大致分为心理、社会文化两大学派。历史较长的心理学派以个体心理为研究核心,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经历了数个阶段的变化。兴起于90年代的社会文化学派则侧重社会环境对个体学习者的影响或二者的互动。进入新千年,两个学派在批评和借鉴的对话中,也形成了一定的交叠,主要体现在对学习者整体“人”的关注以及对于多元性、动态性的注重。这一趋势为我们考察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英语学习者的社会心理提供重要的启发。   关键词: 二语习得; 心理学派; 社会文化学派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9)01-0123-6      L2 Learners’ Motivation and Identity Research:   The Psychological School and the Sociocultural School   Gao Yi-hong Zhou Yan   (Beij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9, China)   Research on L2 social psychological phenomena largely fall into two camps, the psychological school, and the sociocultural school.Focusing on individual learners’ psychology; the former emerged in the late 1950s and has undergone several stages of development. The latter, focusing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ocial environment and individual learners’ learning process, has been formed since the 1990s. In the new millennium, the two schools have developed some overlapping tendencies, which offer significant insights to research on China’s EFL learning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Key word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psychological school; the sociocultural school      在第二语言习得/学习中,除语言本身的习得规律外,学习者的心理、社会和文化情境因素也受到广泛关注,形成了二语习得的社会心理研究。这一领域尽管没有严格的边界,但语言学习的动机、态度、自信、学习成果和行为的归因、学习焦虑、群体认同及变化等,是较为典型的研究课题。由于研究背景和取向不同,在这一领域粗略地形成了“心理”和“社会文化”两大主要学派;前者侧重学习者个体心理,后者侧重社会环境通过语言媒介对个体学习者的影响或学习者在语言活动中与社会环境的互动。本文以学习动机和学习者认同研究为核心,回顾这两大学派在西方学术界的发展脉络和相互关系。      1 注重个体心理的心理学派      以个体心理为研究核心的心理学派在过去仅半个世纪中占主导地位。此类研究注重学习者稳   定的心理特征,学习动机与语言性向、学习策略、学习风格、人格等一起,被视为“学习者因素”或“个体差异”因素,用来预测学习结果。“动机在这一语境中指付出的努力、实现语言学习目标的愿望以及对学习该语言的积极态度”(Gardner 1985:10)。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多具有社会心理学背景,这一学派也常被称为“社会心理视角”(Gardner2002)。借鉴前人,特别是D?r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