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道海子开发利用和米东区北沙窝生态环境治理措施探讨.docVIP

东道海子开发利用和米东区北沙窝生态环境治理措施探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道海子开发利用和米东区北沙窝生态环境治理措施探讨

东道海子开发利用和米东区北沙窝生态环境治理措施探讨   摘要 介绍了东道海子的地理位置和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提出了北沙窝生态环境治理的措施,以期对米东区北沙窝的景点开发和环境治理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环境治理;开发利用;东道海子;新疆米东区北沙窝   中图分类号 P9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3-0353-01      在米东区北沙窝北邻准格尔盆地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上,地处北纬45°,东经87°,总面积达75万公顷的北沙窝沙漠近郊有一个隶属米东区的天然湖泊――东道海子,面积13km2。该地区主要气候特点是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由于受西北温润气候的影响,沙漠边缘地带年降水量可达126mm,但向沙漠内部顺延逐渐减少,沙漠腹地少于100mm。沙漠由平坦沙地和星月形沙丘链发育而形成的沙垄组成,沙垄一般高为5~30m。   北沙窝中心地带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具有典型的蒙古中亚荒漠植被类型的特征。沙丘顶部及迎风坡常见植物有梭梭、沙拐枣、三芒草、沙蓬;中部有三芒草、沙拐枣、沙米、沙蒿;下部多为梭梭、红柳、麻黄、猪毛菜等。丘间低地多分布着梭梭、红柳、麻黄、白剌等,以梭梭、红柳为优势树种的灌木林成片状、带状分布。据2001年调查,该地区植被覆盖度为20%以上,荒漠林区面积约5万公顷。该地区为哈萨克族牧民的冬季放牧草场和生活场地,主要以农牧业为主。      1北沙窝东道海子概况      北沙窝东道海子,是一个难得的独具特色的天然景点,也是距乌市最近的一个沙漠湖泊景点(东道海子距米泉市区75km),东道海子是北沙窝独特的地理结构形成的沙漠洼地,湖内水是由天山雪水流入猛进水库、青格达湖水库、八一水库、天然降雨以及上游农牧业灌溉用后的剩余水进入北沙窝汇集而形成的。湖内有野生鱼类,尤为难得的是引来数以千计的野鸭、天鹅、大雁、野生黄羊、野兔和野驴在此栖息,湖泊周围有芦苇冰草、梭梭、胡杨、红柳等多种沙漠植被。湖边还有大小沙丘供游人滑沙,位于东道海子旁边的是名扬海内外久负盛名的古丝绸之道――唐朝路。东道海子作为沙漠旅游开发项目的重点地区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是绝好的天然沙漠风光旅游区。金色沙丘绵延起伏,海市蜃楼如梦如幻。大漠中的湖水蓝天交相辉映,碧水涟漪,游鱼跳跃,飞鸟起舞,划船垂钓,养心休闲,快艇冲浪,惊险刺激,沙浴、水浴,其乐融融。      2北沙窝东道海子湿地引发的生态环境      东道海子是北沙窝宝贵的湿地资源,享有“沙漠之肾”的美誉。它在涵养水源、保持生物多样性、调节区域气候等方面作用很大。但由于干旱及人类活动的加剧,沙漠湿地面积不断萎缩,沙化面积逐渐扩大,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致使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明显下降。如果不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对策,该湿地将面临巨大的生态灾害。由我区林业、环保联手对东道海子湿地进行的实地考察和调研表明:各种自然因素和过度放牧、挖沟排水、滥垦滥伐、乱开采等人为因素是东道海子湿地退化的根本原因;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叠加效应加速了它的退化,尤其是干旱、人为等导致了生态系统的退化很难恢复。因此,采取利用湿地(水治沙化)是保护荒漠化治理的一条有效途径。保护和恢复一定的湿地资源对治理荒漠化具有事半功倍的效用,而且结合全区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和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重点发展建成一批城郊农业特色鲜明、设施功能齐全的高档次沙漠观光旅游点,带动全市“农家乐”特色旅游业向高层次发展成为我区的特色旅游品牌和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因此,北沙窝生态环境建设的好坏,对米东区乃至首府乌鲁木齐市都直接产生重要影响。   目前,东道海子荒漠生态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完成,米东区政府也将在介于东经87°01′00″~87°14′30″,北纬44°21′00″~45°30′00″之间的区域,以总面积7 522.73km2的范围确定为野生动物禁猎区。      3北沙窝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1)建立完整的防护林体系。①防风阻沙主干林带。在南缘沿绿洲边缘建立尽可能与风向垂直的防护主干林带,树种以耐盐碱抗旱的沙枣、胡杨为主。②人工固沙林。在绿洲以北沙漠边缘的沙地沙丘,采取无水栽植技术,种植人工固沙林,主要选择耐旱的梭梭、红柳等灌木树种,在立地条件较好、有水源地带可建设一定数量的乔木林。   (2)封育工程。在绿洲与沙漠边缘进行围栏封育,严格禁止樵采、乱挖和放牧等行为,使封育区内植被尽快恢复。   (3)病虫害、鼠害的防治。遵循“预防为主、因害设防、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病虫害、鼠害防治工作,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措施,对病虫害、鼠害进行监测,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4东道海子沙漠风光开发建议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