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哲学立场和方法学术研讨会综述.docVIP

中世纪哲学立场和方法学术研讨会综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世纪哲学立场和方法学术研讨会综述

中世纪哲学立场和方法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1年1月7日至9日,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主办、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承办的“中世纪哲学:立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成功举办。   武汉大学哲学院院长朱志方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段德智先生、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翟志宏教授作为会议的主办方做了热情的演讲。   中世纪哲学日益受到中国学人的重视,话题颇多,与会者均为在此领域钻研多年,因而讨论也显得异常热烈。   浙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副教授张新樟、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夏洞奇、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系教授王新生、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吴广成、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副主任董尚文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鄢松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王成军、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思政教研部副主任卢传斌等都做了精彩的发言和探讨。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基地主任王晓朝先生联系希腊哲学家对“名称”的讨论,从奥古斯丁的相关论述人手,探讨奥古斯丁记号论的现代涵义。他认为,奥古斯丁以前的哲学家没有专门讨论记号,但在讨论名称时论及记号或符号。奥古斯丁对记号作了系统探讨。奥古斯丁给记号下了定义:阐明了记号的本质,揭示了记号的作用。奥古斯丁是西方符号学的先驱,他的“记号论”属于语义学研究,奥古斯丁的观点肩发了一批对现代符号学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现代西方哲学家。   虽然语境不同,但辅仁大学哲学系潘小慧教授关于托马斯?阿奎那伦理学的体系建构的探讨还是引起了巨大的共鸣。她分析认为阿奎那伦理学说当中包含本性和超性,兼及论理哲学和论理神学双重面向,并有别于义务论和目的论,而为一德行论。在托马斯?阿奎那德行伦理学的系统建构中,“法律”中之“自然法”或“自然道德律”作为人性行为的第一原理,且为客观的外在原理,与“习惯”――尤其是好习惯“德行”――作为人性行为的内在原理,可说是理解与诠释人性行为及其是非善恶的双翼。   南京大学哲学系张荣则以《自由与时间――奥古斯丁心灵转向之思的基石》为题指出,奥古斯丁著作等身,思想恢弘,提出了不步重要观点。不过,就哲学思想影响而言,没有哪部著作像《论自由决断》和《忏悔录》卷11那样核心、关键并富有思想的穿透力。在这两个文本中,奥古斯丁提出了两个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奠基意义的概念:自由与时间。张荣就此对《论自由决断》和《忏悔录》卷11这两个文本的哲学阐释。他强调,这两个概念作为奥古斯丁思想的两大基石,奠定了基督教哲学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共同完成了心灵的转向。这种转向是一个由外而内、由内而上的二次转向。第一次转向是内在化(性)转向,通过分析原罪论剥离出来。奥古斯丁在《论自由决断》中通过对原罪的哲学分析为神义论辩护。他对罪恶起源的分析,剥离出自由决断的基础地位。在他看来,意志的自由决断不啻是罪恶的本源,而且也是人正当生活(生存)之根据。罪恶产生于意思的自由决断,而非上帝的强迫,因此上帝的惩罚是正义的。上帝之所以赋予人以自由意志,是为了使人能够进行自由决断,为了人能够正当生活。奥古斯丁就这样间接证明:善良意志的根据在于上帝,论证了上帝证明和自由决断的必然联系。总之,人通过意志的自由决断,凸显了意志的尊严,彰显了自由之于人的生存(存在)的本源地位。自由不仅是人生存(哪怕是罪恶的生存)的前提,更是善生(人之为人、生存本身)的保障,因为善良意志根植于至善的上帝。   河南大学圣经文学研究所梁工教授发表了题为《对抗与和谐――希腊神话与希伯来族长传说之家庭观念的歧异性》的讲话,他认为希腊神话的主干故事贯穿着父子相残、夫毒反目、兄弟阋墙的尖锐对抗和血腥冲突。天父乌拉诺斯被其小儿子克洛诺斯阉割并篡位,克洛诺斯的王位又被其以宙斯为首的儿女们推翻。俄狄浦斯受命运的驱使杀父娶母,真相大白后其母亲兼妻子白缢而死,他本人自刺双目并自我放逐;他的两个儿子最终也倒在自相残杀的血泊中。希伯来族长传说由一系列家庭生活场景连缀而成,始终以温馨和谐的氛围为基调。当可能导致悲剧的矛盾出现时,作者擅长运用多种方式予以化解,其间“父亲的祝福”成为调解家庭纠纷、重建和谐秩序的润滑油和安慰剂。本文以细读文本为基础,分析希腊神话与希伯来族长传说在家庭观念上的歧异性,进而考察二希文化在世界观、论理观以及民族精神方面的不同特征。   武汉工业学院人文科学系白虹副教授分析了在《神学大全》“人论”部分,阿奎那指出要从灵魂的相关性来认识人的身体。因此,关于最初的人的被造,阿奎那首先肯定人的身体最初由上帝直接创造,并且强调人的身体来源于地上的泥土,进而又论证了灵魂本身产生于身体之中,而身体的完善也体现为适合于这样的灵魂的运作,从而展现了一种肯定身体积极意义的身体哲学,体现了阿奎那以强调人的统一性为特色的人学思想对人的全整性、个体性和在世性的充分肯定。   山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