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心理特点和培育.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审美心理特点和培育

审美心理特点和培育   一      美育是对受教育者按一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审美评价、审美理想,借助审美媒体所进行的教育。它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他各育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其任务在于陶冶人的情操,培养正确地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生活情趣,塑造完美的人格。发挥美育的逼真、促善的作用,对于培养跨世纪的优秀人才以及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看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把美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开展起来。审美是人们的精神需要,大学生有强烈的审美欲求和丰富的审美情感,热衷于美的欣赏和创造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历史和工作上的种种原因,美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和业余文化生活引导不够得力,致使一部分大学生美学知识贫乏,鉴赏能力不高。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周荫昌在中国科技大学作报告时曾播放两首美声歌曲,要求同学们对比,可是无人能说出好差;当问到民族唱法有何特点,也无人说长道短;又问到成为校园歌曲主调的通俗歌曲的评价时,更是无人回答。艺术领域的盲从,必然导致社会刮什么风,校园就起什么浪。由于国外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有些学生美丑不分,以丑为美,迷恋国外的颓废文化,思想消极,缺乏理想。   可见,进行美育,既是大学生教育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      二      美育的功能在于以美育人,以情动人,使人们在美的体验中,得到情感的净化,心灵的塑造。美育的收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美心理的统摄和调节作用。我们必须把审美心理的培育作为进行美育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审美教育的实质就是使受教育者个性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心理结构发展完善的人。   审美心理是由审美对象所引发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包括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意志三个基本因素。人们在接触到审美对象后,通过感知的思维、判断、分析等心理活动,从而在认识审美对象的同时,产生最初的审美体验,产生愉快、喜悦、厌恶、烦恼、爱憎等情感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审美主体的审美理想和追求,形成审美意志。人们就是在这三个审美心理基本因素的协同作用下美化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我们可以这样说,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审美心理结构的完善发展和审美能力的提高,使他们具有对美的分辨能力,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美的感悟,情操得到陶冶,发挥教育人和自我教育的作用,使受教育者朝着健康、美好、高尚的方向,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逐步形成高尚的人格与心灵,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审美心理结构是属于心理结构中的子结构,审美心理除与一般心理活动具有共同性外,也有自己的特点与活动规律,这就是:   1.体验性。人们在审美过程中通过审美对象的形态感知了美,理解了美,获得启示,精神得到了愉悦,将自己融入审美对象,形成一种主、客体合一的意境。这是一种和思想意识结合的高级情感,将留存于记忆。这不是由生理感官而产生的快感,是理智的满足和心灵的愉悦而产生的情境。这种审美境界的实现会产生一种精神力量;发挥陶冶情操、铸造灵魂的作用。   2.主观性。审美心理活动具有主观性。审美客体是客体的存在,只有审美主体具有审美能力,主观上能动地反映了它,感知了它,才能被审美主体所接受。这就是说:人对客观存在的美的感受并不是机械地原样不动的反映,是带有主观烙印的。这是由于审美主体主观条件的差异,影响了对于客观美的欣赏,审美能力的强弱影响着美感的强弱,思想情感、审美趣味等的不同影响着对客观美的评价。人们对客观美的不同反映是和个人审美心理的指向、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的追求与功利化分不开的。在现实生活中常发生这样的事,对于同一事物,你认为它很美,别人却说不美;甚至同一事物和同一个审美者,彼时认为它不美,此时却觉得它很美。同样登上高山之巅,不一定都会有“会当凌云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中谈到,一位画家、一个木商和一位生物学家看同一棵古松,结果是三种态度。画家所看到的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松,不管怎样看它都是美的;木商所看到的这棵古树是能做什么用、值多少钱的木料;植物学家只是研究松树的生长问题而已。   3.社会性。心理结构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实践活动中构建的,审美心理结构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美的情感体验。这就是说:人的审美心理会受社会的、历史的诸多因素的影响。作为社会大环境下“社会化”了的审美主体的人,社会、家庭、学校在影响着他们心理的发育,其心理活动势必保留整个民族心理因素的积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生存观念,特别是生活情态的变化,也会使人们的审美心态打上时代烙印。革命导师马克思说过:“社会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人的感觉。”画家刘海粟笔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