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蚂蝗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docVIP

山蚂蝗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蚂蝗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山蚂蝗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摘要] 豆科Leguminosae山蚂蝗属Desmodium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萜类、黄酮类、甾体、生物碱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菌消炎、保肝,解热镇痛、利胆利尿等药理活性。该文综述了2003年来山蚂蟥属20余种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为该属植物的研究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山蚂蝗属;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豆科Leguminosae山蚂蝗属Desmodium植物,全世界约有350种,我国有27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南及西南地区。山蚂蝗属植物性味甘、苦、凉,具有祛风利湿、活血消肿、解毒止痛、清热利尿等功效,民间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尿路感染、哮喘和肝炎等[1]。该属植物主要含黄酮类、萜类与甾体、生物碱类成分,现代药理表明山蚂蝗属植物具有抗氧化、保肝,抗炎镇痛,抑菌等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该属植物, 现对其2003年以来化学成分和药理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化学成分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从山蚂蝗属植物广金钱草D. styracifolium,D. adscendens,小槐花D. caudatum,排钱草D. pulchellum,假地豆D. heterocarpon,D. canadense (L.) DC,葫芦茶D. triquetrum,椴叶山蚂蝗D. tiliaefolium G. Don.,饿蚂蝗D. multiflorum,舞草D. gyrans,银叶山蚂蝗D. uncinatum,大叶山蚂蝗D. gangeticum,三点金D .triflorum,波叶山蚂蟥D. sequax,大叶拿身草D. laxiflorum,小叶三点金D. microphyllum等中分离得到多种化合物,主要包括挥发油,黄酮类,萜类与甾体,生物碱类,酚酸和酸酯类化合物及其他成分。   1.1挥发油 挥发油为多种类型成分的混合物,其基本组成为脂肪族、包括烃、醇、醛、酮和酯等,芳香族和萜类化合物。田茂军等[2]利用索式提取器提取得到的小叶三点金D. microphyllum根,茎和叶的挥发油组分,通过GC-MS进行了鉴定,共鉴定出109个化学成分。其中,根主要含4, 4, 8, 10-四甲基-9-乙基十氢萘、谷甾烷、豆甾烷和1, 2-二羟基- 6, 6′-二甲基-5, 5′, 8, 8′-四羰基1, 2′-联萘、28-降-17α-羽扇豆烷;茎主要含有2-甲基庚烷、3, 4, 5-三甲基庚烷、辛烷、甲苯氧基丁酯和十六烷基环己烷;叶主要含2-甲基庚烷、3-甲基庚烷、甲苯氧基丁酯、2-异丙基-8-二甲基-八氢萘和4-乙酰基阿魏酸环木菠萝甾酯。   D. adscendens[3]叶挥发油中含植酮(14.72%)、氧化石竹烯(11.32%)、esdesma(7.41%)、香叶醇(5.42%)、 沉香醇(5.33%)、棕榈酸(5.06%)、α-石竹烯(4.76%)、scytalone(3.83%)、β-紫罗酮(3.47%)、2,2-二甲基-己醛(3.37%)、壬醛(3.26%)、贯叶金丝桃素(3.27%)、2-戊基-呋喃(2.71%)、油酸(2.68%)和4-azidoheptane(2.02 %)。   陆国寿等[4]对小槐花D. caudatum的脂溶性成分进行了研究,分离了45个成分,其中以十六烷酸、十八碳烯酸、十八碳二烯酸含量最高,分别为28.90%,26.49%,17.95%。   毛排钱草D. pulchellum[5]挥发性成分主要有植醇、十六烷酸、植酮、法尼基丙酮、二丁基羟基甲苯和β-大马烯酮等。   1.2黄酮 从山蚂蝗属植物中分离到的黄酮成分结构丰富,有黄酮、异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类和黄烷类等。化合物植物来源见表1,结构式见图1。化合物1~5,8,12,13,18~28,31~34,58为黄酮类化合物,化合物43~46,51为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化合物6,7,41,52~54,56为黄酮醇类化合物, 化合物35~40,47~50,57,59为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化合物16,17,24,25,30为异黄酮类化合物,化合物9~11,14,15,29为二氢异黄酮类化合物, 42,55为黄烷类化合物。G. Puodziunene等[6-7]通过研究发现,在D. canadense(L.) DC.生长阶段检测出黄酮最大量是在开花阶段,到植物生长第2年是2.45%,第6年是1.28%,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不断减少。   1.3萜类与甾体 从山蚂蝗属中分离得到的萜类化合物主要以三萜为主,二萜化合物较少。从广金钱草里分离出stigma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60) [17]。从排钱草[5]D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