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想象接触减少偏见理论依据实践需要和作用机制
想象接触减少偏见理论依据实践需要和作用机制
摘要:心理想象可以引发与真实经历一样的情感和动机反应,仅仅想象某一情境就会产生与亲身经历一样的效果,这为群际接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想象接触作为群际接触的一种形式,有效弥补了直接接触的不足。群际焦虑、自我表露、外群体信任和想象情景的生动性中介了想象接触减少偏见的效应,而群体规模、群体认同、接触经历和知觉流畅性则调节了这种效应。未来研究需要具体化想象接触的过程、关注少数群体的想象接触、细化想象接触的时效性、整合群际接触理论。
关键词:想象接触;理论依据;作用机制;偏见;群际关系
1、引言
一直以来,研究者认为积极的群际接触是减少对外群体偏见的最有效策略之一(李森森,龙长权,陈庆飞,李红,2010;刘毅,2007;PettigrewTropp,2006),还将群际接触作为一种干预措施减少对外群体的偏见(BrownHewstone,2005)。最近的研究表明,仅仅通过想象与外群体成员接触就可以改善群际关系。如:提高对外群体的态度(CrispHusnu,2011;Harwood,Paolini,Joyee,Rubin,Arroyo,2011;Turner,Crisp,Lamben,2007;West,Holmes,Hewstone,2011)、减少对外群体的内隐偏见(TurnerCrisp,2010)、减少自我刻板化和刻板印象威胁(Brambilla,Ravenna,Hewstone,2012;CrispAbrams,2008)、增加对外群体多样性的知觉(Turner,Crisp,et al.,2007)、增加对外群体积极特质投射(stathiCrisp,2008)、提高与外群体的交往意愿(HusnuCrisp,2010a;Stathi,Crisp,Hogg,2011;Vezzali,Capozza,Stathi,Giovannini,2012;Vezzali,Stathi。Giovannini,2012)、促进群际合作(Pagotto,Visintin,De Iorio,Voci,2013)、改善与外群体的群际行为(BirtelCrisp,2012;TurnerWest,2012)。
自从Turner等人发现想象接触可以有效减少对老年人和男性同性恋的偏见后(Turner,Crisp,etal.,2007),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想象接触减少偏见可以适用于不同民族群体(HusnuCrisp,2010b;StathiCrisp,2008)、不同信仰群体(HusnuCrisp,2010a;TurnerCrisp,2010;TurnerWest,2012)、移民群体(Harwood et al.,2011;Vezzali,Capozza,Giovannini,Stathi,2012)、超重者(TumerWest,2012)、精神分裂症(West et al.,201 1)。被试样本也开始由英国(Turner,Crisp,et al.,2007;West et al.,2011)逐渐扩展到美国(Harwood et al.,201 1)、墨西哥(stathiCrisp,2008)、塞浦路斯(HusmlCrisp,2010a)、意大利(Vezzali,Capozza,Giovannini,et al.,2012)和日本(Rivers,2011)。想象接触作为群际接触研究的新取向已经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因此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理清想象接触减少偏见的理论依据、实践需要及其作用机制,探索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很有必要。
2、想象接触减少偏见的理论依据
Blair等人(2001)将心理想象界定为“有意识、有目的地对人、物体或事件形成心理表征”。研究发现,心理想象可以引发与真实经历一样的情感和动机反应(Dadds,Bovbjerg,Redd,Cutmore,1997)。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心理想象与知觉有同样的神经基础,心理想象跟记忆、情绪和自动控制(motor contr01)使用相同的神经机制(Kosslyn,Ganis,Thompson,2001)。在功能上,心理想象是行为选择、预演、准备和计划的重要成分,也是目标导向行为的重要成分(Marks,1999)。心理想象无论是对学习成绩还是运动表现都有促进作用(Taylor,Pham,Rivkin,Armor,1998)。
仅仅想象某一情境就有跟亲身经历一样的效果。研究者让实验组被试想象强壮的女人(这是跟人们的刻板印象完全相反的,通常人们认为男人是强壮的,而女人是柔弱的),控制组被试想象在加勒比海度假(无关想象,实验1)、强壮的男人(与人们的刻板印象一致,实验4)。结果表明,实验组被试对女性的内隐刻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新大象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编知识点(新编辑).pdf
- 学科建设的要素及原则.pdf VIP
- LEHY-Pro电梯维保初级讲师培训20210628.pptx VIP
- 硼中子俘获治疗技术及应用.pptx VIP
- 电商法律风险防范与规避培训.pptx VIP
- 中国中医药“十三五”规划教材 内经原文背诵.pdf VIP
-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B32/T 4788-2024).pdf VIP
- 迈瑞病人数据共享协议开发指南.pdf VIP
- 专题 10习作训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项复习含答案.docx VIP
- T/CABCI 002-2018_全谷物焙烤食品.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