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越橘种质资源和土壤改良研究进展.docVIP

我国越橘种质资源和土壤改良研究进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越橘种质资源和土壤改良研究进展

我国越橘种质资源和土壤改良研究进展   摘要:综述了国内越橘种质资源的调查研究与开发利用,越橘生产上土壤改良的方法、机理及其对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分析了水分亏缺及过多对植株生长的不良影响,旨在为科研和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越橘;种质资源;土壤改良;水分   中图分类号:S663.902.4+S156.99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5-0143-06   越橘俗称“蓝莓”,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 spp.)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或小灌木类树种[1]。我国越橘属植物约有91个种、28个变种,分布于我国东北和西南地区,均为野生种[1, 2],其果实为蓝色或红色小浆果,果肉细腻多汁,酸甜适口,种子极小,可食率高达100%。越橘果实营养丰富,除含有糖、酸、多种维生素外,还富含蛋白质、脂肪、花色素苷等生理活性物质[3]。我国关于越橘(野生种)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4],而栽培种的研究工作率先由吉林农业大学于20世纪80年代开展[1]。目前,关于越橘资源调查[2, 4~13]、引种及栽培生理[14~33]、组织培养[34~37]、优良品种选育[16,17, 19,20, 23~31]、营养分析[3, 38~45]、分子生物学水平[46~52]等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并取得一定成果。本文主要针对种质资源、土壤改良和土壤水分等方面对我国越橘现阶段的科研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避免重复研究,增加科研的创新性。   1越橘种质资源研究   1.1种质资源的调查研究   种质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是植物科研的必要基础条件,资源的丰富性制约着物种的未来发展空间与潜力。与其他种类果树相比,我国越橘种质资源研究工作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吉林农业大学郝瑞教授对长白山笃斯越橘的种类、分布、生长、结果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进行了调查研究,为我国野生越橘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4]。同年,西北农学院孙华,明确提到红豆越橘(Vaccinium vitis-idaea L.)和笃斯越橘(Vaccinium uliginosum L.)原产于中国[5]。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方瑞征对中国越橘属植物进行了系统研究,详细介绍了越橘属植物的特征、本属在杜鹃花科中的系统地位、分类与分布,以及本属的区系起源问题[2]。1991年方瑞征等编辑《中国植物志》第57卷第3分册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进一步系统完善了本属植物“户口簿”,记录和研究了植物最基础的信息[13],为今后包括越橘在内的本属植物的品种选育和生产及其科学研究提供宝贵资源和物质基础。   1.2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采收野生资源的基础上,一些林业部门曾进行野生种笃斯越橘的家植驯化栽培以及对野生越橘果实加工提取方面的研究,到目前为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4, 53~56]。然而野生越橘产量与产值过低,效益差,在生产上难以推广[1, 14]。针对这一问题,吉林农业大学于1983年率先在我国开展了越橘的引种栽培工作,到1997年,从美国、加拿大、芬兰和德国引入抗寒、丰产的越橘优良品种70余个,其中包括兔眼越橘、高丛越橘、半高丛越橘、矮丛越橘、红豆越橘和蔓越橘六大类型,并对其进行生长结果等研究[1],成功选育多个优良品种。   1999年,吉林农业大学经过6年研究,选育出我国第一个适宜东北高寒山区发展的矮丛越橘优良品种‘美登’(Blomidon)[16, 57],不仅拓宽了东北高寒地区越橘的发展格局,还为我国越橘优良品种的选育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截至2012年,吉林农业大学陆续鉴定及选育了包括‘圣云’(St Clould)[20]、‘北春’(Northcountry)[19]、‘瑞蓝’(Northblue)[23]、‘瑞卡’(Reka)[58]、‘慧蓝’[58]、‘蓝丰’(Bluecrop,‘禾韵1号’)[17, 24, 58]、‘禾韵2号’(Elliott,‘埃利奥特’)[25]、‘蓝金’(Bluegold)[58]、‘蓝魅’(Puru)[26]等在内的多个越橘优良品种。北华大学林学院选育及审定‘奇伯瓦’(Chippewa)[27]、‘爱国者’(Patriot)[28]、‘顺华蓝莓1号’(Shunhua Blueberry 1)[29]、‘顺华蓝莓2号’(Shunhua Blueberry 2)[30]、‘顺华蓝莓3号’ (Shunhua Blueberry 3)[31]五个越橘优良品种。山东省果树所选育并审定‘佐治亚宝石’、‘都克’和‘蓝丰’(与其他单位合作选育)三个优良品种[58]。辽宁果树所选育‘斯巴坦’(Spartan)、伯克利(Berkeley)等近10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