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户外山难案例心理分析和指导
户外山难案例心理分析和指导
户外的原则是不轻易放弃,很多人选择户外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挑战自己,其实往往挑战的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心志,是挑战心中的困难,要证明自己是可以的,其实高山只是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困难的投射。当自己不断的穿越高山的时候是在不断的积累自己的心理力量。
案例一
2002年8月3日,深圳14名网友自发组织“穿越海岸线”活动,徒步跋涉穿过南澳岛鹅公岭村至大鹿湾海边的悬崖绝壁。穿越过程中遭遇台风,网友“小白”在南澳岛海边不幸坠崖,几名同行者发现“小白”后,怕其有重伤,没敢移动他,仅在海边寻求救援。但因地势偏僻,又赶上涨潮,手机也没有信号,过了许久才有一艘渔船靠岸,把“小白”载往医院,后证实“小白”已经死亡。
此案例中,队友之间是通过自发约伴的方式组成这支“穿越海岸线”队伍,他们之间的信任是如何建立,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这里队友结伴的信任是一种人际信任,归根结底是对共同结伴者的信任,它的特点主要是:首先彼此之间可能并不熟识,也就是陌生人之间的信任,这种信任存在着众多风险;其次这种信任建立起来比较容易,而且一旦建立因为环境的特殊性比较能保持;再次,这种信任是短暂的,即是某次单一活动的信任。在户外活动中,这样的信任其实并不是以一种显性的方式存在,而是队友对自我和他人的一种考量,或者说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一种策略,但信任却是这支穿越海岸线活动团队组建的基础。
参与这种约伴探险活动的队员一般善于与人交往,具有合作精神,虽小心谨慎但戒备心没有那么强。他们同时也比较自信,自认为对环境和事物的控制力比较强,更强调自由、独立和平等。他们深信在探险活动中大家都是平等的,即使在过程中遇到困难,也可以和领队共同商量,一起克服 。
对领队的信任主要是来自对他的考察,比如以往组织活动的经验与表现,旅游技能,应对旅途中突发事件的能力等。对队友的信任则要简单得多,一般参与这种带有探险性质的户外活动,或多或少都有背包旅游的经历,以往的背包旅游经验是比较愉悦的,则他会比较倾向于信任这种约伴探险户外活动的优越性,继而表现出信任的行为。另外,很多时候,参与户外探险都是具有相同的兴趣爱好而走到一起来的,是一种自主的选择,这样一来,相同的兴趣爱好较易于产生信任感。
此案例中,当队员发现“小白”坠崖受伤后,随即开始进行救援,他们害怕“小白”重伤没敢移动,采取在海边寻求救援的方式,但是户外环境往往比较偏僻,这就给救援带来了各种困难。信任在约伴和活动组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一旦发生意外,这种信任的作用就会变小,只有在外来救援参与的情况之下解决各种问题。
案例二
2004年四姑娘山骆驼峰山难,这起山难在登山界影响巨大,因为是一场灭顶之灾和一个生命奇迹。2004年12月29日,一支三人登山队在攀登骆驼峰时,上升至海拔5484米处遇上雪崩,来自北京的王茁和当地向导卢三哥不幸身亡,王茁的新婚妻子、搜狐户外频道的编辑鲜文敏,凌晨2时30分左右被成功营救出沟,在3天3夜没有进食的情况下奇迹生还。这起山难被称为四川50年最大的民间登山山难。当时,走在前面的王茁与卢三哥所处的冰层突然垮塌,鲜文敏亲眼看到冰层将他们瞬间掩埋在底下。当时她恰好处在冰层断裂后的一半冰壁上,但冰壁陡峭,无法下撤和进行营救工作。直至大风吹动浮雪将断裂带填平后,她才有机会和救援队伍相遇并获救。
本案例中,获救人员亲历了整个雪崩的过程,并眼看着亲人遇难,对她而言,这是一个创伤性事件,一般经历了创伤后的生还者需要一定时间恢复正常生活,但有一些人会因应激反应而无法恢复为平常的自己,甚至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更加糟糕,进而发展成创伤后应激障碍症。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指人在遭遇或对抗重大压力后,其心理状态产生失调之后遗症。这些经验包括生命遭到威胁、严重物理性伤害、身体或心灵上的胁迫。它是经历创伤后所产生的心理失衡,而非病患心理状态原本就有问题。简言之,PTSD是心理受到创伤后的失衡状态,一般分为三种,急性PTSD病期在3个月之内,慢性PTSD病期在3个月以上,延迟性PTSD症状在创伤事件后至少6个月才发生。
它有明显的生理和心理症状,复杂性表现在常与相关的精神失调合并发展,这些症状会损害个人的日常生活,通常在创伤性经历后的3个月内出现,但有时也会在数月后甚至数年后出现。
第一是再体验:即个体会经常重复回想起创伤性事件,再现的内容非常清晰、具体。尤其生活中与创伤可能产生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可能引起个体对创伤情境的再体验。有些患者还会对经历事件的闪回、幻觉或如同事件再次发生的生动感受。这种体验会给个体带来极大的痛苦,并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产生一些PTSD相关的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