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阴谋和爱情剧情分析
阴谋和爱情剧情分析
一.作者与背景介绍
剧本《阴谋与爱情》的作者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1805)是18世纪德国的杰出诗人和戏剧家。少年时代学过法律和医学。青年时代成了德国狂飙运动的代表者之一。晚年与歌德一起开创了德国“古典文学”时代,为德国民族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780年,20岁的席勒写成他酝酿已久的剧本《强盗》,发出了“打倒暴君”的洪亮吼声,受到反动的欧根公爵的无理干涉,激起了席勒内心更大的反抗。于是,1782年他在一个小客店里用七个星期写成了名剧《阴谋与爱情》。
《阴谋与爱情》是席勒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戏剧名著之一。剧本直接取材于德国现实,席勒直言不讳地说:“剧本事情发生于德国第一宫庭中。”创作《阴谋与爱情》的时期,正是青年席勒反封建意识最强烈的时候,也是席勒的狂飚气质表现得最鲜明的时候,因此这部剧本是席勒全部创作中反封建倾向最为突出的作品。剧中人物实际上是以专横腐朽的符腾堡公国的统治者为原型。剧中不怕把18世纪德国的主要矛盾即市民阶级和封建贵族之间尖锐对立的矛盾,及婚姻自由的问题,正式搬上了舞台,对封建统治者的暴行予以揭露和痛斥,对市民阶级的反抗精神予以热烈的歌颂,表现出了鲜明的反封建压迫和争取民主自由的狂飙激情。恩格斯说,这个剧本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是德国第一部具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二.作品内容简介
《阴谋与爱情》的故事发生在18世纪的德国。当时德国处在政治分裂、经济落后的封建社会,分裂成许多封建小邦。各邦统治者大公施行残暴的独裁统治。
在某一个大公国里,宰相瓦尔特的儿子斐迪南爱上了平民音乐师米勒的女儿露伊斯。但是这对年轻人的爱情既遭到作为平民的米勒的反对,也遭到作为贵族的宰相的破坏。米勒反对他女儿爱上一位贵族公子是因为他认为门第不当,贵族公子不可能真正爱平民姑娘。宰相反对他儿子爱上平民的女儿,除了门第观念外,主要原因是宰相要他的儿子立刻娶大公的一位情妇为妻,以博得大公的欢心,以牺牲儿子的爱情为代价来确保自己的政治地位和飞黄腾达。
宰相为拆散这对恋人,在威胁与利诱都失败后就同他的秘书乌尔姆定下一条阴谋毒计:宰相下令将露伊斯的父亲米勒和她的母亲投入监狱,然后乌尔姆利用露伊斯救父母心切去劝说露伊斯放弃对斐迪南的爱。在乌尔姆的压力下,露伊斯为了救父母出狱,在乌尔姆口授下违心地给宫廷总管卡尔普写下了一封假情书并立下誓言不道出真情。乌尔姆拿到这封露伊斯亲笔写的假情书,利用一次集会假装丢失,让斐迪南“偶然地”拾到它。斐迪南看这封假情书,果然中计,他认为露伊斯以前对他的情意全是假的,他的真正的爱受到了欺骗,而露伊斯又立下了誓言,不能道破真情。斐迪南在绝望的情况下往果汁中下了毒药。露伊斯喝下了放了毒药的果汁,终于在临死之前告诉了斐迪南那封情书是假的,是为了救父母在宰相的压力下写的。斐迪南得知真情后悔恨不已,在他心爱的人的遗体旁饮恨服毒身亡。一对年轻人为了纯洁的爱情双双殉情,成为阴谋的牺牲品。最后,斐迪南在垂死中听到了父亲的哀求,伸出手,宽恕了他,而宰相和他的秘书都因证据确凿而被逮捕了。
三.冲突
这部作品中冲突迭起,矛盾重重,例如:斐迪南与露伊斯,露伊斯与父母,斐迪南与父亲,市民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等等。这些冲突与矛盾都是通过作者对人物性格的深刻描写来体现的,而在矛盾纠葛中又展示出了人物性格。剧中,露伊斯的纯洁、米勒的自尊、米尔佛特夫人的善良、斐迪南的热情、正直与轻信、宰相的卑鄙无耻与残忍都刻画得淋漓尽致,结构完整,使得戏剧冲突曲折而尖锐,情节线索复杂而清晰。以下简要分析三对人物及其之间的矛盾:
斐迪南与露伊斯
两个原本相爱的年轻人最终无法在一起,双双殉情。斐迪南虽出身贵族,但在剧中他的思想却代表了新兴市民阶级意志,他敢于蔑视封建贵族的等级偏见,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当然斐迪南的轻信也是导致这一悲剧的原因。露伊斯具有市民阶级的人文主义乌托邦理想,表示要“摆脱一切可恨的外壳,让人成为人”,对封建等级“外壳”深恶痛绝。露易丝虽然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识,渴望平等和婚姻自由,可是她面对强大的封建权势,深感平等的遥远和无望,她自始至终是一个具有浪漫气质,却充满感伤色彩,从未露出过笑容的悲剧人物。她在封建力量的威胁和重压下,对自己的未来和前途毫无信心,决定牺牲自己的爱情,投入宰相设下的陷阱。两位主人公都具有反抗精神,尤其是斐迪南,反抗精神更为强烈,但最终无法取得胜利,没能逃出公爵的阴谋,成为权势斗争的牺牲品。
斐迪南与宰相
斐迪南渴望爱情自由、婚姻自由,敢于蔑视封建门第观念,语言充满热情,慷慨激昂。但他对封建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其说出于深思熟虑的理性,不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