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服饰装饰技艺和文化解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苗族服饰装饰技艺和文化解读

苗族服饰装饰技艺和文化解读   贵州素有“衣冠王国”“服饰大省”之美誉,而苗族服饰,则为其中之蔚为大观者。贵州省苗族人口400多万,占全国苗族人口的50%,是中国苗族聚居的大本营,因而也成为苗学研究的沃土。由于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苗族服饰库”即创建于贵州省博物馆,其藏品的装饰技艺及其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已引起学界较为密切的关注。   贵州苗族服饰的装饰技艺,常见刺绣、挑花、蜡染和织锦四大类别,其中的刺绣,又含平绣、辫绣、缠绣、结籽绣、破线绣、皱绣、堆绣、锡绣、锁绣、贴花绣、茧片绣等十多种子属类别。挑花常见平挑和十字挑。蜡染常见彩染和素染,防染原理与之大相径庭的还有枫脂染和牛油染。织锦可由几十种不同形制的织机编织出千姿百态的锦纹,用于腰带、头帕、围腰和衣裙等。   由于篇幅所限,下文遴选10种不同技艺的藏品略加介绍,仅为点睛拾粹,无暇尽展风华,要旨仅在窥见贵州异彩纷呈的苗族服饰技艺,略知其所蕴含的深厚民族文化内涵。   平绣   平绣是各民族广为使用的刺绣方法,一般以剪纸或绘画为底样,以绣线覆盖底样。因其技艺相对简单,故为最能自由表达各种主题的绣法。   苗族平绣鸡头龙袖花,乍看酷似一朵盛开的大红花,细察则可见花蕊处伸出形态逼真的公鸡头。貌似姹紫嫣红的花瓣,实则为有序排列的龙甲鳞片。构图中心,可见一龙头,双目圆睁,触须平展。画面彩线交错渐变,刻画出公鸡与蛟龙共生的完美图像。   公鸡饰于服装,是苗族传统鸡文化的写照。苗族古歌所唱,远古时期,金银的形状大片大块,无法使用,是公鸡在老屋基处抓刨出神人的斧头才将其劈砍。又说,原来天上分别造有12个太阳和月亮,射日英雄昌扎将他们分别射落11个后,所剩1个太阳和1个月亮全被吓破了胆子,哆嗦着躲进天狗杜黎家,谁也呼之不出。公鸡喔喔连唤,太阳举头望,月亮起身瞧,从此人间才有了昼夜之分。现今苗族仍有鸡卜、杀鸡看眼间凶吉等习俗。   辫绣   辫绣是将丝线先编成细带,再将细带用针线钉绣成图案的传统绣法技艺。   苗族辫绣飞龙抢宝袖花,是一件清末藏品,亦是馆藏年代较早的民族文物。底纹托布虽略破朽,但辫绣飞龙依然清晰可辨。图中巨龙翘首挺胸,双翅有力,振羽腾飞。羽翼用白色丝线辫绣成曲卷浪花纹,颇有雪浪排空之感。   苗族信奉原始宗教,认为万物有灵,龙即神的化身,龙可化现为任何物象升天入水,故而水中长龙被苗族妇女插上飞禽的双翼,即为顺理成章的民族文化逻辑了。   皱绣   皱绣是先将丝线编成丝带,绣者用指甲尖推挤丝带形成褶皱,再将褶皱钉于底纹托布上的刺绣技艺。绣品富有强烈的立体感。   苗族皱绣蛇龙玩宝衣袖花片,构图以圆形宝物为中心,双蛇龙对称,以花鸟小动物填白,整张衣袖花片采用皱绣技艺,浮雕感极其强烈,尤其蛇龙的脊梁,使用黑色丝带起皱,使得龙的形象更富活力。   苗族服饰上的龙纹,是形态最为多变的灵异,万物皆可化现为龙,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虫兽,水中鱼虾,泥中树藤、乃至沉默不语的板凳撮箕等日常用品都可成衍化龙。故而苗绣中常见数不胜数的龙系家族,诸如牛龙、猴龙、鱼龙、羊龙、虾龙、花龙、树龙等。汉语有“成龙飞天,成蛇钻草”的谚语,而苗族文化观下的蛇,同样可以化龙飞天。这正是苗族文化多元神的魅力所在。   缠绣和结籽绣   缠线绣是在绣花针上缠绕线圈的刺绣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是,将丝线前段缠绕数圈于针尖,然后绣者指尖轻按缠线圈,再将针从缠线圈中穿过,针鼻子同时牵引未缠线圈的后段绣线一并从线圈中拉出,形成一段缠线轴,缠线轴延伸组成图案即称缠绣,亦称轴绣。   结籽绣是将丝线拧成环状小结,刺绣时将小结停留于底纹布面的刺绣方法。密密麻麻的小结有序紧挨排列,酷似植物籽实,故称结籽绣。缠绣、结籽两种绣法可以结合使用。   苗族缠绣结籽绣花鸟纹衣边花片,纹样中对主体纹饰勾边的白色线轴,即为缠绣,起到规矩纹样并突出主题的作用。彩色部分的花和鸟为主题纹样。构图为双鸟护花,花居中心,双鸟对称。鸟与花均为大写意图像。   装饰苗族服饰的花朵总是争奇斗艳,仪态万千。汉文献记载苗族“好五色衣服”(见《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苗族人却有自己的解释。苗族古歌唱道:“妈妈决意向西迁,嫁了姑娘再出发,姑娘嫁给谁人家?嫁给盛开的鲜花,樱花美名传天下。”原来苗族在大西迁前,姑娘们又哭又闹不忍离开故土,父兄被迫将她们嫁给鲜花。鲜花盛开的地方,曾托付过依依不舍的亲情。花儿朵朵绽放于服饰,总因那万劫不变的情怀无法割合。   苗族崇拜鸟。神话传说中,图腾蝴蝶妈妈生下的12个蛋,是继尾鸟帮助孵化,才生出人类始祖姜央及万物生灵。苗族有支系自称“嘎闹”,意为“鸟”。苗族祭祖节日期间,鼓藏头执事时所穿的“鼓藏服”,用若干白色鸟羽作坠饰,故称“百鸟衣”。毋庸赘言即可自得其解,如此诸多的鸟文化事象,足以阐释苗族服饰上频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