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中国刚果关系发展和思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以来中国刚果关系发展和思考

近代以来中国刚果关系发展和思考   摘要:近代历史上,中国与刚果同样遭受了西方殖民的侵略,比属刚果与晚清政府建立了外交关系,法、比两国则招募华工在刚果进行了开发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先后与刚果(金)、刚果(布)建立外交关系,双方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诸多领域交往密切,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当前,中刚关系发展稳定,刚果人民文明程度较高,对在刚中国人员态度信任友好,两国应继续加强往来。   关键词:中国;刚果;华工;经贸交往      刚果为非洲文明古国,在近代与中国一样遭受西方殖民侵略,后分为刚国(金)与刚果(布)两独立国家。自从晚清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今天,中国刚果交往就一直不断,中刚关系稳固向前发展。笔者根据在刚果(布)担任法语翻译的特殊经历,将在回顾近代以来中刚交往的基础上,根据自身见闻,谈几点对刚果的认识与思考。      一、近代历史上的中刚交往      13世纪末14世纪初,班图人在刚果河下游建立了刚果王国。15世纪起,葡、英、法殖民者相继侵入。1882年由比利时国王利奥被特二世自任会长的国际刚果协会正式成立,战胜了主张控制刚果河河口和有领土纠纷的法国,在英国国内外一致反对英葡条约、德国赞成开放刚果河的有利形势下,打着自由贸易和反对奴隶贩卖的旗帜,以慈善团体的名义,通过协会秘密地占领了下刚果直抵史坦莱瀑布的广阔地段。1884年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将刚果河以东地区划为比属殖民地,时称比属刚果,即今刚果(金),以西地区划为法属殖民地,时称法属刚果,即现在的刚果(布)。   1885年比属刚果由比利时国王兼任刚果国王,成立刚果自由邦。同年11月,比属刚果外交大臣爱德华照会中国,要求建立外交关系。清政府正式承认刚果的独立,订简明条约二条,规定,第一,中国和各国所订条约中,各国所享安全、财产、诉讼的权利,同样适用于刚果自由邦。第二,商定中国人可随意迁往刚果境内侨居,一切动产不动产,都可购买开业,并可更换业主,华侨得享最惠国所受之航行、经商和工艺的权利。1898年7月9日,双方又订通商专章二端,自1885年起,到1908年11月15日比利时政府正式吞并刚果为止,双方外交关系维持了23年之久。比属刚果的开发,极需忍劳忍怨、工价低廉的华工。中国和比属刚果建交后,华工自1889年后便陆续到达那里,为马塔迪到利奥波德维尔铁路的修建,贡献了一份力量。刚果铁路公司在1889年创办伊始,当年年底刚果白人总数仅430人,1890年底时在刚果从事运输业的欧洲人是170人,还有大多从阿克拉和塞拉利昂迁来的2000名克鲁族非洲工人。华工的进入刚果,无疑是当地经济开发的一支生力军。20世纪以来,1901、1902、1904、1906年都有华工到刚果修路开矿。其中最远的到达桑库鲁(sankllru)地区,他们中的幸存者便在那盟定居。   1910年,继比利时1908年正式吞并比属刚果后,法国也正式吞并法属刚果。民国成立后,法国殖民者基于掠夺的需要修筑刚果――大洋铁路,然而赤道非洲的劳动力极为缺乏,为此法国政府不顾中国政府反对于1928年正式组织公司,到广州大规模招募华工,契约期为2年,总共招募1000名,陆续送往香港,1929年1月14日从香港装船西运。由于船上食物淡水缺乏,疾病流行,经过半年的海上颠簸和非人待遇,1929年7月14日到达黑角时,华工只剩下800余人。他们被分成两组与刚果人民一起修筑铁路,一组400人分在黑角工地,另一组400人派往刚果西南部的内陆――马永贝山区的中心部分。起初有部分华工被安置在布拉柴维尔附近刚果河中央的姆巴姆岛上。华工们在岛上种菜并把技术传给当地人,至今刚果人常称该岛为“希纳”(chine,法文中国之意)。修路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进行的,高强度的劳动,白人工头的虐待,激起华工的不断反抗,法国当局不得不把190名华工遣送回国,另有200人死于当地。至今在马永贝、黑角仍有许多华工的公墓或坟墓,成为中刚两国人民遭受共同苦难的见证。在活下来的华工中,部分同当地人结下深厚友谊,在当地落户,与土著妇女结婚成家立业。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刚关系      二战后,非洲大陆摆脱殖民统治、寻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1960年8月,法属刚果获得完全独立,定国名为刚果共和国,首都布拉柴维尔,后改名为刚果人民共和国,即刚果(布)。同年8月,比属刚果也获得完全独立,成立扎伊尔共和国,现称刚果民主共和国,首都金沙萨,即刚果(金)。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刚果关系又进入了的阶段,对两国的民族解放运动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在1960年刚果独立后,中刚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交往频繁。   1964年2月22日,中国与刚果(布)建交,此后双方友好关系发展顺利。上世纪60、70年代,中国和刚果由于意识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