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华古代藏书和刻书浅论
金华古代藏书和刻书浅论
摘 要:浙江古代藏书和刻书发达,在中国藏书、刻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有“小邹鲁”之称的金华(文章中指婺州、金华府),其藏书、刻书亦颇丰。自南宋以后,金华的私人藏书、书院藏书、寺观藏书及公家藏书等发展迅速,刻书业颇具规模,对金华地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金华;婺州;藏书;刻书
1 金华古代藏书概况
最早的金华私人藏书家的记载是在宋代。在这以前,整个浙江私人藏书家很少,主要是因为先秦以竹简木牍为书,两汉以竹简、缣帛为书,书籍流传甚少,私人藏书也就十分困难。东汉时期造纸术的发明给书籍传播、流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则极大地推动了藏书事业的发展。此后,私人藏书事业也就逐渐发展起来。纵观史书记载的金华古代藏书家,可以看出金华藏书兴起于宋、元,而兴盛于明、清。
1.1 宋代金华藏书家
金华地处浙中,“其山川之美,人物之盛,风俗之美,为浙东诸郡最”[1]。自宋室南渡,统治中心南移,中原文献聚之于金华,“金华文献渊薮,名贤辈出”[2],吕祖谦、陈亮、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等历代名贤,数不胜数。因此,宋代金华学术思想特别活跃,讲学活动也非常盛行。学术思想的活跃,讲学风气的盛行,促进了藏书事业的发展。
宋代金华藏书事业属兴起时期,这一时期金华藏书家见于史籍记载的主要有潘景宪、何恪二人。
潘景宪,金华县人,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进士。其藏书的最大特点是所藏多异本。据楼钥《跋春秋繁露》载:“《繁露》行世者,皆不合《崇文总目》及欧阳文忠公八十二篇之数。余老矣,就欲得一善本,闻婺女潘同年景宪多收异本,属其子弟访之,始得此本,果有八十二篇,前所未见。”《春秋繁露》为董仲舒所著,从文中意思看,可能此书在南宋时已佚失,幸得潘景宪保存此“异本”,楼钥得以过录,校为定本,使得《春秋繁露》能够“顿怀旧籍”。
何恪(1128―1178),字茂恭,号南湖居士,义乌人。初任永新县主簿,再调徽州录事参军,未上任,在家励学,筑园自娱。系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曾著《南湖文集》20卷,“性好古,藏书至万卷。博览而工于文”[3]。
另外,南宋著名学者章如愚亦是重要的藏书家,其所编的类书《群书考索》(又名《山堂考索》)分前集、后集、续集、别集四大部分,每个部分又有细小的门类,共212卷,其搜采繁复、考证精详、持之有据、指引辨证、博洽详实,历来为人所重,在中国版本目录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此书所涉及的范围甚广,据《山堂先生群书考索序》记载:“是书大而天文地理之幽,君道臣道之宏远,经史礼乐之渊懿,以至兵刑制置、财用盈缩、官制、边防沿革,靡不深探本源,具?d无遗。”[4]。有了此书,便可以“远探千古,旁通物理”[5]。他所著除《群书考索》外,尚有文集百十卷行于世,今皆已散佚。
1.2 元代金华藏书家
宋代金华藏书事业兴起之后,到元代有了一定发展。但从整体来看,元代金华藏书事业发展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南宋末年蒙古铁骑南下,所过之处城市为墟,各地所藏典籍损失相当严重,因此,元代金华藏书事业同浙江藏书事业一样发展缓慢,然而并未中断。这一时期金华藏书家主要有浦江郑鉴、柳贯,东阳蒋玄、张枢等。现择其要者,简述如下。
郑鉴(?―1350),浦江人。早年拜师于方凤,“生平无他嗜好,惟聚书数千卷”[6],并且藏有古代书法、名画、金石等。
柳贯(1270―1342),元代著名学者,“儒林四杰”之一,浦江人。他建有静轩楼,藏书至万卷,明代毁于火灾。
蒋玄(1298―1344),东阳人。家中饶有资产,但专心于读书。蒋玄得助家境之利,大量藏书,“聚书万卷,致力其中”[7]。
张枢(1292―1348),东阳人。其母潘氏是金华县人,“潘氏故多书,插架数万卷”[8]。张枢在其外祖父家中读书,并常居金华。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兰溪人,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延?v间,为国子博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一生以理学自任,晚年治学益精,剖析益严。著有《礼部集》20卷,《附录》1卷,《易杂说》2卷,《书杂说》6卷,《诗杂说》2卷,《春秋胡氏传附正》12卷,另著有《战国策校注》和《敬乡录》。
黄?茫?1277―1357),字文晋、晋卿,元代文学家,金华义乌人。仁宗延佑间进士,任台州宁海县丞,累擢侍讲学士知制诰等职。生平好学,博览群书,议论精要,其文布置谨严,援据切洽,在朝中挺然自立,不附于权贵,时人称其为“清风高节,如冰壶三尺,纤尘不污”。著有《日损斋稿》33卷,《义乌县志》7卷,《日损斋笔记》1卷,《黄文献集》10卷。在书法方面造诣颇深,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现存他的书法有《与德懋书贴》《免颖贴》《跋兰亭图》。
宋、元时期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