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案例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音乐案例分析

中学音乐案例分析(试题) 1、七子之歌———澳门 [教学目标] 一、在多种音乐体验中,深化对祖国母亲的理解,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二、在理解《七子之歌———澳门》的基础上,能够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和深情的演唱表现热爱祖国的赤子之情。 三、感受作品的风格特征,了解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通过相关学科的知识渗透,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教学重点] 一、深情地演唱《七子之歌———澳门》。 二、聆听交响曲《1997·天地人》序曲,能够想象音乐的意境,并判断几个基本音乐表现手段出现的先后顺序。[教学方法]情感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类比法、渗透法、讨论法、实践法。 [教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情感导入与歌曲欣赏体验 1. 导入:以轻声的《七子之歌———澳门》的歌曲录音为背景音乐,教师板书或用字幕打出一段格言:“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2. 提问:这句格言出自哪位诗人?他与歌曲《七子之歌———澳门》有什么关系? 3. 师生共议:这句格言出自我国现代著名爱国诗人、学者、烈士闻一多先生,它镌刻在清华大学闻一多先生雕像后面的石壁上。正是闻一多先生对祖国深沉的爱,使他创作了 《七子之歌》这样的爱国诗篇,在1925年7月4日发表在《现代评论》上。《七子之歌》是一部组诗,组诗一共分七章。它们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澳门》是组诗中为首的一章。1997年,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作曲家李海鹰用深沉、诚挚的曲调为《澳门》这首诗谱上了曲。自此,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响彻了神州大地。 4. 请同学们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澳门岁月》中的主题曲《七子之歌———澳门》。 5. 师生共议:片中担任领唱的年仅七岁的澳门小姑娘容韵林的那双充满童真的眼中仿佛注视着400年的澳门沧桑,荡漾着40万澳门同胞的炙泪深情,她的演唱深深打动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牵动着全世界正直善良的人的心。 二、歌曲演唱与处理 1. 请几位会唱这首歌的同学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或演奏《七子之歌———澳门》。 2. 师生评议、讨论如何更好地表现作品:(1)要将表现歌曲的感情置于核心的地位。(2)歌曲的第一乐段要以真诚的倾诉为基调,去表现仿佛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对母亲的思念之情。(3)歌曲的第二段要以急切的呼唤为基调,去抒发离别已久的游子渴望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强烈感情。 3. 在以上分析歌曲情感的基础上,教师用钢琴弹奏歌谱,师生共同演唱歌谱,作进一步的体验。引导学生以音乐为本,感悟作品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1)旋律线的进行。如:上行中的大跳,下行中的。(2)节奏中的休止符。(3)速度、力度变化。(4)演唱状态。 4. 如歌的朗诵歌词。 5. 演唱歌曲,和伴奏带。 三、听赏《1997·天地人》序曲 1. 音画同步:在音乐声中出示作品的标题和香港的夜景图像,提示同学去想象音乐的意境。 2. 简介作品:交响曲《1997·天地人》是中国旅美作曲家谭盾创作的,1997年7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演。全曲共分天、地、人三个乐章,庄严壮丽的古代编钟声;天使般纯洁的童声;大提琴低缓的吟唱;交响乐队热情的合奏;表现了欢乐祥和气氛。作品淋漓酣畅地抒发了香港回归祖国的庄严时刻,亿万炎黄子孙的豪迈心情,同时表达了中华儿女对经历了百年沧桑祖国母亲的深深祝福。 四、复听作品 1. 将交响曲《1997·天地人》序曲当中编钟、童声合唱、大提琴独奏乐队合奏出现的顺序在图中标示出来,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普天同庆的场面。 2. 乐曲的高潮处由弱渐强,多次出现下列节奏型:× × × ××0,请同学随音乐的力度变化击这一节奏型。 五、本课结束语: 闻一多先生创作的“七子之歌”抒发了爱祖国、爱人民的主题。如今,爱的内容更宽泛,意义更深远。一个正直的公民,不仅要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而且要爱世界,爱人类,爱地球。 六、结束本课 2、我的祖家是歌乡 [教学目标] 一、在集体的音乐情境中享受共同创造音乐、表现音乐的乐趣。 二、熟悉并能够哼唱歌曲———高山族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简单了解台湾高山族相关文化及其歌舞特点,表达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一、体验台湾高山族民歌的情绪、风格、特点。 二、学唱《我的祖家是歌乡》。 [教学准备] 一、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台湾高山族民歌及民俗文化的相关资料。 二、课前在教室内放置几个拖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播放台湾民歌《赏月舞》。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刚才在干什么呢?(教师手持一根竹棒,一边敲打节奏一边歌唱高山族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 (学生:在表演“杵乐”。) 师:同学们看样子是作了充分的准备而来!那么上节课请大家收集的资

文档评论(0)

133****90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