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和重返源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随波逐流和重返源头

随波逐流和重返源头   一   大约十年前,刚刚恢复写作时,我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一口气写下了160多首诗,今天看来这个数字依旧可观。当时应编辑之约写了篇创作谈,题目叫做《可以从一滴海水开始》,谈的是我在宁波象山县一个叫石浦的渔港小镇十年生活的经历。后来辗转来到县城谋生,写下的创作谈主要是我从石浦小镇到象山县城的迁徙经历、生活境遇的改变以及由此带来的生存体验的变化,题目自然也变成了《动荡:从渔港马路到靖南大街》。现在,我不知道这个创作谈会不会被我写成《从象山港畔到县江两岸》。   几年前的这个创作谈标题里之所以加上了“动荡”一词,并非矫情。它的确是我彼时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我在那个距离我最初生活的渔港小镇仅有30多公里的小县城里待了十多年,但是始终没有找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感觉。十多年,我在其中不停地变换着谋生的职业:编导、记者、安全监管员、办公室文员等等。租住的地方也不停地在地下室、车棚和阁楼之间辗转搬迁,直到几年后才在一间废弃的播音室里安顿下来。也就是在那间被寂寞笼罩的旧房子里开始了我的诗歌之旅。   我其实一直是个懒散的人。胸无大志,习惯待在一个小地方。彼时在石浦,我曾以为那条长长的渔港马路足以让我走完剩下的流年。但不料写下这个句子不久,我居然就因为生计的原因离开了。即便是到了同样并不大的小县城里,我也如米沃什所言,也保持着一个小地方来的人的谨慎。事实上,作为一个背离故乡的人,我一直对自己的身份缺少辨认。   我在那个不再陌生的小县城呆了十来年。但是差不十年过去了,我几乎没有写下任何和它相关的片言只语。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去逃避。写下的文字大都与我生活过的渔港小镇有关。就像我在渔港小镇时,偶尔写下的,也只是记忆中的宁夏老家那边的故土风物。后来我一直想,我到底为什么会在文字里对眼前的生活视而不见?最后我明白,因为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但却无力改变。过多地去正视它,只能带给我更多的失落和绝望。   尽管一直不愿意承认,但我其实明白的确已经进入了另一片水域。一片比渔港小镇宽阔的水域。我不应该再回避它,像一盏风灯,把自己固定在挂在一只船桅上,只照着眼前的一小片海水。就像漂在水上的渔火,既然选择了动荡。那么就要做好“随波逐流”的准备,去感知它带给我的意义:   和我从前走过的海塘不同。危险/不是来自一边的大海,以及它自身的漏洞。/靖南大街,密集的楼宇构成了它的两岸。/和我了解的河流不同,不可比作/流逝,不可比作一个人消耗的年华。/它汹涌,但可逆旅,像一个人/重复自己的命运。像更多的人,/重复一个人的命运……   2010年的某一天夜晚,我在供职的靖南大街办公室的一扇窗户后面写下了这首诗。由此开始了另一种叙述。我写下它街巷的洋流、它各种建筑的岛屿,它形若人际关系的暗礁、它陌生的、充满诱惑的灯光船火,我也写下那些无名的生物、种群,他们在冰冷的水下带来的暖意……   因为生存状态的缘故,我关注最多的,还是和我一样的人群的哀乐悲苦。审视它们在我的生活和诗歌中的意义。这些人和事都是微小的,他们的疼痛也是微小的。我在一首名叫《漂木》诗歌里这样写:   仿佛,这才是它颠沛半生最终确认的身份――   千疮百孔的身体,成为另一些微小生物的家园   而因礁岩碰撞和海浪噬咬形成的   某种类似命运、星象的纹路,已经成为众多艺术家追逐的目标   我相信,那些如同我一样丢失身份,在生活里随波逐流的,也将在动荡的旅途中最终找到自身存在的意义――某种安定生活所不能带来的更加深远和宽阔的意义。   尽管只是一个生活在小地方的小人物,被一只饭碗钉牢了微薄的人生,但我依旧没有放弃对远方的寻找。我相信在分开潮水的人群中,一定有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向我招手。我也相信这夜空中还有一颗凛冽的星辰和我有着神秘的对应。无论在石浦的港湾,还是在靖南大街上,还是现在的县江边上,我都仔细凝望过夜空。我想,一个人要是还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颗星辰,即便他依旧会随波逐流,但不至于迷失。   二   “我在原地漂泊,但却渴望在远方,安下一个安宁的家。”我没想到很多年前,我写下的这个句子,居然成了一句谶语。成了我的宿命。   在那座小县城待的第十五个年头,因为种种缘由,我不得不再一次离开。彻底告别了这个我生活了二十一年的地方,一个时长和我在故乡生活时长相等长的地方,一个留下我青春梦想和屈辱的地方。这一次离开,对我意味着什么?目前尚不清楚。   这几年,因为生存环境的改变,我写作的重心也在发生着改变,从最初的渔港海洋诗歌系列,转向了县城的底层叙事(尽管这个词被一些诗评家多有诟病,但我理解的底层叙事并不指向阶层对立或者写作姿态上的自上而下,以及由此带出的所谓的悲悯情怀,我觉得所谓底层写作指向的其实是生活最真实最原生态的一面,而我因为身在其中,我的视角也是平视的视角,我只是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