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皖南花猪种质资源保护现状和开发利用对策
皖南花猪种质资源保护现状和开发利用对策
摘要 皖南花猪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猪种之一,目前主要分布在黄山以南、新安江上游的皖南地区。近些年来,由于大量引进外来品种,皖南花猪种质资源濒临灭绝。 就皖南花猪种质资源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种和开发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皖南花猪;种质资源;保护现状;开发利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13.9;S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294-02
皖南花猪因原产地安徽省南部的黄山市,躯体多黑白花交错分布而得名,1973年入选《中国猪种志》,2001年被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列入省级地方保护品种名录。皖南花猪历史悠久,宋代罗愿《新安志》和明弘治《徽州府志》均有记载,距今至少有500年的历史。在很长时间内,皖南花猪一直作为皖南地区的主要猪种直接育肥,并一度在20世纪80年代徽州地区的“三化养猪”中作为母本广泛使用。但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工厂化养猪的兴起和发展,人们一味追求高瘦肉率和生产速度,大量引进外来品种,致使皖南花猪存栏数量急剧下降,存留的少数种群也因过度近交出现衰退的现象,种质资源濒临灭绝。近来年,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以及对乡土化肉制品口味的追求,使得对皖南花猪这一极具黄山地域特色的珍贵猪种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皖南花猪种质资源和保护利用现状
1.1 种质资源概况
皖南花猪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猪种之一,主要分布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的休宁、歙县、黟县及周边地区。皖南花猪体型中等,体质偏于细致疏松,属肉脂兼用型猪种。皖南花猪外形结构良好,以被毛的黑白花为结构特征。头额部均有一撮白色“流星”,四肢、马尾部末端以及腹部为白色。体躯毛色复杂,从全白至全黑,中间可分出4种类型,其中以乌云盖雪(胸腹以下均为白色,而身体上半部全为黑色)、两头乌(臀部及头颈黑色)、六白花(四肢、尾端、鼻缘呈白色,而全身被毛黑色)居多,另有少量马鞍花。由于山岭隔绝,形成了许多自然类群,依其头型可分为狮头型、马脸型2种,狮头型:体型大,粗犷;马脸型,体型中等,清秀。皖南花猪具有六大特点:一是成熟早,繁殖率高,经产母猪每胎10~14头,高产期7~12胎;二是乳头多,一般7~8对,母性好,哺乳率高达96%以上;三是耐青、粗饲料;四是抗逆性和抗病力强;五是性情温顺,易于管养;六是后期生长快,肉质好,适宜腌制咸肉、火腿[1]。
1.2 品种保护、选育、标准和利用现状
1.2.1 保护现状。皖南花猪历史悠久,距今至少有500年历史。随着生猪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太湖猪等地方优势品种被推广应用,并引进了杜洛克、长白猪、大约克等优良的外来品种,通过杂交改良等措施,其数量日益增加。与此同时,皖南花猪存栏数量急剧下降,种质遗传特性也因品种间基因交流的日益频繁而逐渐丧失。以黄山市为例,2009年统计了全市能繁母猪保险情况,其结果表明,皖南花猪数量仅存约600头,公猪48头,能繁母猪586头,其中黟县柯村乡一带现存栏260头马脸型和狮头型皖南花猪,占该县能繁母猪养殖总量的10.1%[2];休宁县南塘、兰田一带分布马脸型皖南花猪,养殖量约占全县生猪总数的2.4%;徽州区西溪南镇、歙县金川乡和唐里乡主要分布狮头型皖南花猪,数量约占能繁母猪数量的2%。2011年9月初步调查了黄山市皖南花猪养殖状况,结果表明,黄山市现有皖南花猪保种基地3个(黟县柯村皖南花猪保种技术推广基地、歙县黎明含蓄养殖有限公司、休宁县万安镇陈坑标准化养殖场);保护区1个(休宁兰田皖南花猪保护区);皖南花猪养殖合作社1个(休宁兰田绿源皖南花猪合作社);现有成年种公猪19头,能繁母猪700头左右。
1.2.2 品种选育情况。1981年5月,在安徽省农牧渔业厅统一领导和安排下,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和原徽州行署畜牧兽医站主持,休宁县畜牧场承办,开展了皖南花猪马脸型品系的选育。以休宁县畜牧场生产群为基础,1981年9月选组了基础群,1988年6月世代选育结束,历时7年4个月,共进行了8代。选育后群体近交系数为7.63%,断奶窝重增加14.69 kg,6月龄后备猪体重增加5.23 kg,各项指标均达到或接近选育方案规定标准。其出色的工作为以后的保种和选育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遗憾的是在随后的10年中,由于过于注重猪的瘦肉率和生产速度,该地区的研究未能持续进行,成果未得到巩固和提高,且狮头型品系的选育未能跟进。2006年以来,黄山市在黟县柯村种猪场建立了母猪核心保种群,数量为200头,歙县同乐养猪场建立了60头核心群的狮头型保种,目前已纯繁后备种猪1 200头,从而提高对品种品系的选育[2]。2007年,笔者用PCR- RFLPs法,研究了皖南花猪E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十七章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ppt VIP
- 考研真题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820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历年考研真题汇编.docx VIP
- 中石化油品储运鉴定试题库——初 级 工.pdf VIP
- 探测器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docx VIP
- 2025上海松江区工作者招聘76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中国全面发育迟缓诊断指南2024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2020年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地市级).pdf VIP
- 试算法计算调洪演算程序.xls VIP
- 小学英语教学中分层次教学的实践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智能化弱电系统培训资料,大量系统图与实例图.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