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瓜甜瓜种子生产和嫁接育苗防治细菌性果腐病措施
西瓜甜瓜种子生产和嫁接育苗防治细菌性果腐病措施
西、甜瓜细菌性果腐病(Bacterial Fruit Blotch,简称BFB)也称为果斑病,作为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的一种病害,对瓜类生产构成了极大威胁。果实发病后腐烂失去商品价值,瓜农损失惨重。细菌性果腐病的发生已经成为西、甜瓜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该病害是典型的种子带菌传染性病害,给我国西、甜瓜制种业和种子出口带来了严重冲击。怎样预防、及早发现并进行有效防治也成为西、甜瓜生产上的首要任务。
细菌性果腐病主要通过嫁接苗切口、气孔侵染,靠雨水、灌溉水和昆虫等传播,病原菌可以在西、甜瓜产地长期留存,长时间高温潮湿阴雨天更是其发生的主要因素。2009年10月在我国海南省文昌市西瓜嫁接苗田中爆发了一定规模的瓜类细菌性果腐病病害,笔者有幸到实地考察,并现场聆听多位瓜类病害防治专家的指导意见后撰写此文,拟为西、甜瓜种子生产与嫁接育苗过程中如何防治瓜类细菌性果腐病提供参考。
1 病害概况
瓜类细菌性果腐病的病原菌为燕麦嗜酸菌属细菌(Acidovoraxavenaesubsp.citrulli)(简称Aac)。该病害主要侵染瓜类作物的幼苗、果实,果实上的症状最为明显且易鉴别,植株发育的其他时期发生几率较低。
1.1 幼苗
幼苗发病后,最初在子叶背面叶脉中间出现水浸状暗黄色小斑点,后沿叶脉逐渐发展为黑褐色坏死斑,严重时幼苗倒伏、死亡。在第1、2片真叶近叶脉处出现水浸状,然后变黄,进而发展为褐色病斑。如遇长期阴雨天或管理不善,苗床湿度过大,则幼苗叶片水浸状病斑不断扩大,直至幼苗死亡;相反,如果幼苗受到侵染,但苗床温、湿度条件不利于发病,则在子叶上形成褐色病斑,或在前几片叶上形成少量褐色病斑,随后植株可完全正常生长。
1.2 叶片
田间生长期间叶片诊断较困难,因为细菌性果腐病叶片病症与其他叶部病害如角斑病、叶枯病、炭疽病等病害在叶面表现症状十分相似,很难分辨,病害侵染叶片时发生部位先呈现浅棕色,再变为微红棕色,然后从深棕色变为黑色。叶背面在湿度大的环境条件下病斑沿叶脉分布,呈现水浸状。
1.3 果实
细菌性果腐病病菌从叶片和果实表面自然张开的气孔进入植株和果实。病症通常发生在果实成熟前最后2周。初期果实表面出现直径小于2cm的无规律性水浸状斑点,随后症状因品种和天气条件差异而略有不同。一些西、甜瓜品种受到侵染后,当天气晴朗、空气湿度较小时,果实表面水浸状小点会自然愈合呈疮痂状,同时果实内部受侵染部位会收缩变硬、木栓化;当天气阴暗、空气湿度较大时,果实表面水浸状小点3~5d(天)内变成黄褐色,病斑扩大,变成更大边缘不规则水浸状病斑。但严重时病斑会变成棕褐色,果实表面开裂,并出现白色泡沫状分泌物。果实逐渐腐烂。
2 病害的传播蔓延
瓜类细菌性果腐病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在炎热、强光照及雷雨天,叶片和果实上的菌斑迅速扩展,高温高湿是造成该病发生和蔓延的主要条件,空气相对湿度高于70%,降水过多的年份或地区往往发病重。该病菌在4-53℃范围内均可生长,适宜温度为28℃左右。果腐病病菌可以通过土壤传给种子、带菌可供移植用的瓜苗和田间的带菌自生瓜苗等方式传人田间。带菌种子是该病的主要初侵染源,种子上的病菌在低温条件下能存活相当长时间,贮存在12℃下的带菌种子,1年后感病率也不会降低。带菌可供移植用的瓜苗和田间的带菌自生瓜苗在田间借助雨水及灌溉水等途径,病菌从植株伤口或气孔处侵入,在病害部大量繁殖,通过雨水或灌溉水向四周扩展造成多次重复侵染。
果实感染通常发生在果实发育前期(坐果后1~3周),而病症通常在果实成熟前最后2周表现出来。病瓜收获以后,病原菌附着在种子表面。随着带菌亲本种子的播种和育苗,大量病苗会在移植时进入田间,由此造成病害迅速蔓延。
从1969年美国弗吉尼亚州和佛罗里达州发现此种病害至今,瓜类细菌性果腐病在全球大多数西甜瓜种植区域均有发生,海南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西、甜瓜商品瓜生产基地,更是全国繁殖良种的重要基地,目前也是国内细菌性果腐病成灾最早、发病最重、经济损失最大的地区。
3 嫁接育苗综合防治措施
3.1 选择无病砧木和接穗种子
在进行大批工厂化嫁接育苗前,要先对购进的种子进行检验和消毒。如果发现购进的砧木和接穗种子在嫁接过程中存在问题,先用目测的方法挑选出怀疑带病菌的瓜苗,迅速将其带出嫁接苗田深埋,随后按下列技术步骤处理。
3.2 砧木和接穗嫁接前的消毒处理
砧木和接穗种子催芽出根后,用1500倍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喷洒根芽,通过表面和内吸收消毒。然后将砧木种子点播到无病营养盘育苗。在嫁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2024-2025(上)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素养评估工具(第四、六单元)(含答案).docx VIP
- 机械原理课件孙恒.pptx VIP
- 医院药品追溯管理制度.docx VIP
- 商务酒店(宾馆)消防检查全套记录表.doc VIP
- 注塑产品常见外观缺陷培训教材.ppt VIP
- 陕西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2009(附录A).pdf VIP
- 中国华能集团的燃烧前和燃烧后CO2捕集项目.pdf VIP
- 2025中国南方电网校园招聘(综合能力)复习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气管异物阻塞的急救讲课教案.pdf VIP
-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