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流企业区位研究综述和思考
物流企业区位研究综述和思考
摘要:物流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起才开始逐渐深入并走向白炽化,各个学科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物流展开探讨性研究,物流企业区位的相关理论研究也正如物流运作本身具有的特点一样,体现了“集成”的特征,形成有各个学科独立思想存在的综合性理论思路。同时,物流是高度信息化和技术化的服务行业,其区位行为呈现“流动性”和“虚拟化”特征,表现出传统的区位理论无法解释的区位选择现象。文章综述国内外物流企业区位研究理论,寻求物流企业区位选择的共性,以期遵从物流企业行为力规律基础上有效引导物流市场健康发育。
关键词:物流;区位;综述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100(2008)06-0010-04
Abstract: Logistics research develops quickly since 1960. Scholars of various majors start to study it form different aspects. Most theory of logistics corporations location integrates the other theories. Logistics corporations location that cant make clear with traditional economic theory has special character-sometimes it is“floating”and“windy”. This paper focus on summarizing foreign and domestic theory of logistics corporations location, in order to find and obey the rule of logistics corporations location, and advanc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market.
Key words: logistics; location; overview
从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经济黑暗大陆”到日本的“冰川学说”都说明了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内部管理的加强,制造业在可控的生产领域降低成本的空间越来越小,而物流环节仍然蕴含着众多的机会空间,因此构建现代物流网络将成为现代都市营造自身竞争力的重点措施之一。在此背景下,物流企业的区位研究就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但笔者在整理物流企业区位研究国内外文章的过程中,发现从1905年美国少校琼西?贝克(Major Chauncey B. Baker)提出Logistic以及1916年阿奇?萧斯提出Physical Distribution,至今仅不到100年的时间,物流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等正在形成和建立之中,可以说现阶段物流的相关理论研究,正如物流运作本身具有的特点一样,体现了“集成”的特征。而物流企业区位研究更是凤毛麟爪,处于摸索探讨阶段,大部分借用成熟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集成形成自身的基础理论体系。
1国外物流区位研究理论综述
国外物流的研究主要是从微观的角度切入,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初步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对于物流企业区位的研究也多从物流企业本身出发,研究单个物流企业服务设施的布点问题。
1.1物流企业区位的基础理论
早期物流空间特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主要基础是传统的区位理论。杜能(J.H.Thunen,1982)《孤立国》一书阐明了距离与运费的关系,说明了流通系统成本区位同心圆异化的特征;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1909)把生产过程分为“失重”(Weight losing)、“增重”(Weight Gaining)和重量不变几种类型,每一种生产类型有不同的选址决策,从而使运输成本最小;龙哈德(W.launhardt,1872)运用数学方法论证设计了运输吨公里最小地点的区位决定公式、市场地域大小与运费之间关系的公式、市场总需要量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在20世纪30年代经过修正后广泛运用于物流设施选择研究中;高兹(E.A.Kauts,1934)创立“海港区位论”,认为影响运输的第一因素是腹地,第二因素是海洋运输条件,第三因子是资本指向,他研究的成果标志着物流载体区位研究拉开了序幕。紧接着纳布珍(A.F.Nepp-zin,1934)和皮拉特(K.Pirath,1934)以韦伯理论为基础讨论运输区位问题,特别是皮拉特以维登为例,指出区位分散,运费不仅不增大,反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