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宁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浅析
长宁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浅析
近年来,地处四川盆地南缘的长宁县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国际化和“产城村一体、工农旅互动”的发展战略,以全域乡村旅游的理念,着力将农业产业基地打造为公园,园区变景区、示范点变景点,促进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长宁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成效显著
在四川省农业厅、宜宾市农业局的大力支持指导下,2012年12月,长宁县被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通过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多方配合、市场运作,实现了以农兴旅、以旅助农,城乡互动,加快了现代农业、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有效巩固和提升了创建成果。
1.明确发展思路,确立了休闲农业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
围绕“产城村一体、工农旅互动”发展战略,突出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把休闲农业作为拓展农业生产功能、生态保障、乡村旅游、文化传承、科普教育、就业功能的抓手,以乡村旅游为载体,以农民增收为目标,让人们真切感受到农村真美丽、农民真幸福。
2.着力科学规划,打造休闲农业园区和精品旅游线路
依托蜀南竹海大旅游,突出长宁生态、区位、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佛来山万亩现代农业(甜梨)与乡村旅游示范区、三元枇杷休闲观光区、红色新村农业观光体验区、花漫水乡与七洞沟休闲观光体验区等特色农业产业园区或基地15个,农产品和旅游产品加工企业30余家,特色种养殖大户2100余户。推出了长宁――开佛镇――佛来山、长宁――竹海镇――蜀南竹海、长宁――古河镇――七洞沟――花漫水乡、长宁――三元乡――天泉湖、长宁――梅硐镇――竹石林等十条精品旅游线路。
3.狠抓基础建设,完善配套服务
规划了1个通用机场,建成了1个码头,在建和规划2条高铁(成贵、渝昆),建成和在建3条高速公路(宜泸渝、宜叙、宜昭),18个乡镇通水泥或橡胶沥青公路,每个村通水泥公路,产业道路、入户道路网络基本形成。2014年底,全县已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140家,其中二星级以上农家乐65家,年均纯收入达10万元以上,有52家星级农家乐纯收入超过30万元。完成38家农家乐建设和5家乡村酒店建设及星级农家乐、星级宾馆饭店复核评定工作。
4.巩固创建成果,提升认同感
开展了以“纵情竹乡田野,品位养生长宁”为主题的草莓、樱桃、西瓜、葡萄、梨子、李子、枇杷等水果采摘体验,梨花、樱花、荷花等花卉旅游观赏,竹笋、竹荪、大闸蟹等旅游美食体验,龙灯节、梨花节、竹笋节、龙舟节、品果节等节庆活动22个,让游客在产业基地游览观光、采摘体验,在农家乐里休闲娱乐、品味养生,既看得到乡景,又感受到乡情、品尝到乡味。2014年,全县共接待游客361.14万人次,同比增长9.77%;实现旅游总收入55.1亿元,同比增长27.05%。其中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66.12万人次,同比增长37.6%,占旅游接待游客总数的46%;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2.91亿元,同比增长38.22%。
5.产业快速发展,群众得到实惠
在巩固提升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成果的基础上,2014年,长宁县成功创建为“四川省旅游强县”,开佛镇成功创建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镇”,梅硐竹石林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升了农民的综合素质;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民离土不离乡,成为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全县从事餐饮、服务、加工、特色种养殖等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业人数达到9.5万人,其中农民从业人数达8.6万人,占从业人数的90.5%。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269元,比上年增加1076元,增长11.7%。其中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带动农民人平增收586元。
二、主要做法
1.科学编制规划,优化发展布局
休闲农业是基础,没有休闲农业就没有乡村旅游,二者相辅相成。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长宁县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特色突出、协调发展”的原则,从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产业资源和人文资源出发,与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镇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等衔接,立足当前,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着眼长远,谋划未来。为巩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成果,长宁县积极配合相关单位编制了《长宁县高铁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完成了《中国长宁西部竹世界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13―2025)》和《长宁县北部休闲农业示范区旅游发展规划》编制;按照全域乡村旅游理念,制定了《“乡村旅游月月红、健康养生人人乐”活动方案》、《川南人游长宁主题活动方案》、《长宁县农家乐和乡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NBT 11223-2023_硅基薄膜异质结光伏组件技术要求.pdf VIP
- 公司运营管理体系建设方案.ppt VIP
- NBT11222-2023光伏组串I-V检测及诊断技术规范.docx VIP
- 中职英语(Book2 苏教版)教案:Unit7 Nice Weather,Nice Mood.doc VIP
- NB-T11221-2023光伏电站频率监测与控制装置技术规范.pdf VIP
- 2023光储系统直流电弧检测及关断评价技术规范.docx VIP
- NBT 11201-2023_彩色镀膜光伏组件技术要求.pdf VIP
- 光伏组件红外热成像(TIS)检测技术规范.doc VIP
- NB_T 11080-2023 光伏组件电致发光(EL)检测技术规范.pdf VIP
- 《2016中文核心期刊一览表》.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