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北京历史街区夜景照明和保护性设计
论北京历史街区夜景照明和保护性设计
一、我国城市夜景照明的发展
城市夜景照明着重强调光技术在城市夜景中的科学运用,它是自然科学的一种表现手法。城市夜景照明,在“CIE94号文件”中被定义为:“夜间室外城市景观装饰照明”(Exterior Lighting for the decoration of the night time urban landscape),其内涵是泛指除体育场、工地和室外安全照明外的室外活动空间或景物的夜间景观照明。
关于夜景观照明设计的研究在中国起步较晚,它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受到重视,初期的景观照明形式简单,是用白炽灯勾勒建筑物的轮廓及用霓虹灯进行装饰照明。大规模城市夜景照明工程建设是从1989年上海启动外滩和南京路景观照明后开始的。同时,技术的进步也为城市夜景观的发展提供了保证,由原来的白炽灯、卤钨灯发展到光纤及LED灯。这些新兴的光源不仅使照明形式、灯具变得多样化,还改变了照明亮度和色彩,大大提高了照明效果。
然而我国大多城市的夜景照明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一味的追求亮度、光污染及设计雷同而缺乏地域特色。因此我们还需要借鉴国外的历史城市、建筑遗址保护经验,对我国城市夜景观的发展进行反思和调整。
二、北京历史街区夜景照明现状与问题
(一)传统商业街区建筑夜景照明中的问题
目前传统历史街区常用的建筑照明形式有:泛光照明、轮廓照明、内透光照明。泛光照明是用投光灯直接照射到被照物立面上,能将景物造型、立体感、饰面颜色和材质很好的表现出来。轮廓照明能勾勒出建筑物的形状、尺度和体量,我国传统的大屋顶建筑轮廓多使用这种照明方式。而内透光照明多是利用室内光线向外投射形成夜景照明效果。
经过调研发现,北京部分历史商业街区,因缺少统一的规划与管理,普遍存在着建筑照明形式单一、广告照明杂乱无章现象,光污染严重影响了古街道、古建筑的保护,夜间商业价值比较低的历史街道,其街道与建筑照明亮度明显不足,如琉璃厂文化大街夜间照明昏暗,只有小部分建筑照明采用了泛光照明的形式,其古建筑屋檐及梁坊的立体效果与色彩明显感受不到。而始建于1436年的前门大街,大栅栏是首都北京最古老、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商业街,明、清民居院落、街巷胡同,形成了独特的城市肌理,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老字号、会馆、旅社、庙宇、戏楼等保存至今,成为北京城可识别性最强的珍贵“历史记忆”之一。2005年以来,街道实施了自明朝以来前门大街规模最大、投入最多的修缮整治。恢复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主体的建筑风格,大街两侧76%建筑按原状修建,24%实现有机更新。修复后的前门大街恢复了标志性建筑五牌楼和白石御路,现在这条历史街道主要采用了内透光照明与泛光照明的形式相结合,来表现建筑物,其夜景中的色彩照明、广告照明,同样没有很好的体现出老北京传统建筑文化中古朴幽雅的神韵。
(二)传统商业街区户外广告照明中的问题
北京传统商业街区户外广告的形式多种多样、色彩多数不考虑与建筑的协调,商家往往把户外广告做的尽可能的大、艳、动,以引起人们的视觉注意。如大栅栏街区,商家大多采用高亮度、红色闪烁的霓虹灯,不仅造成了视觉污染也破坏了街区的整体色彩环境。日本学者卢原信义曾经说过:“建筑本来是只靠自己本身的形态而存在的,外墙面的大小和屋顶塔楼的比例等是建筑师最费苦心之处。给塔楼外面蒙上一层巨大的霓虹灯广告是非常无情的,就像是在美人头上扣一顶不般配的帽子。”
北京前门鲜鱼口是历史上一条很有名的胡同,从明代开始到清中晚期,就已经发展成店铺连着店铺的大规模繁华商业街,这里老字号云集,有大众戏院、正明斋饽饽铺、长春堂药店、天兴居、华清池、便宜坊、天成斋鞋店,联友照相馆、黑猴百货店和马聚源帽店等,1999年被北京市政府列入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地方特色的丧失问题已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户外广告色彩、灯光色彩方面,较少的针对传统街区的建筑文脉进行设计,没有真正体现出老北京的传统文化,一些大的老字号商铺,广告照明形式已经完全西化,体现不出老北京的地域精神与历史特色。
(三)传统商业街区公共绿化与设施照明中的问题
传统街区绿化、道路、标识系统的照明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琉璃厂街区街道照度稍显不足且光色昏黄,给人昏沉、不安全之感,整个街区都没有针对绿化进行照明设计。另外,标识系统方面主要问题是:标识牌的色彩和照明亮度不足,不能同周围环境很好地协调,公共设施看不到警示色彩,这些问题无论是从功能方面还是视觉美学方面都不利于北京传统商业街区的保护与发展。
传统街区作为人类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普遍是以保护的方式来进行管理的。然而由于我国夜景观的起步较晚和设计理论的滞后,加上缺乏规划与管理,造成了许多传统街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