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蕃诗法和高校诗词创作教学研究.docVIP

赵蕃诗法和高校诗词创作教学研究.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赵蕃诗法和高校诗词创作教学研究

赵蕃诗法和高校诗词创作教学研究   摘要:高校文学类专业设有诗歌创作课程,高校诗歌创作课程如何指导学生“创作”,值得研究。南宋诗人赵蕃诗名远播,学问文章影响深远,在诗歌创作上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创作方法和规律。其诗法主要有“学问本深基,学诗重神似;端养以炼气,自然阔波澜;炼文可达辞,以诗来为学;穷而能后工,穷而未必工;参禅与悟诗,活法自结融”几个方面。赵蕃诗法契合当下高校诗歌创作课程教学。   关键词:赵蕃诗法; 诗词创作; 研究   诗歌创作课程是高校文学类专业的基础课,高校诗歌创作课程应该落实到指导学生诗歌“创作”上。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古典诗歌??作苦于不知如何入门。南宋诗人赵蕃在诗歌创作上有独到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创作方法和规律,其诗法理论广为流传,虽不以师者自居,然诗名远播,学问文章影响深远,慕名学诗者获益良多。赵蕃的诗学观念和诗学倾向对当今高校诗歌创作教学有所启示,值得学诗者参考和借鉴。   一、赵蕃与赵蕃诗法   南宋诗人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自号晏叟,本郑州人,南渡后,居江西玉山,学者称为章泉先生。赵蕃与当时文人学者书笺往复,多以诗代,援笔立成,不甚经意,闲远自得,浩歌长吟,有风浴咏归之风。黄宗羲《宋元学案》中“故是时(乾淳间)学道而工诗者惟先生(按,指赵蕃)”[1](卷59),赞扬赵蕃诗歌以及创作技巧。《宋诗话考》中提到“案昔人不言蕃有《诗法》,魏庆之《诗人玉屑》引其语甚多,但不言有《诗法》。惟蔡正孙《诗林广记》论王维《南山遣兴》诗中‘水穷云起’一联与杜甫《江亭》诗‘水流云在’一联,谓出赵章泉《诗法》。案章泉《诗法诗》,见《诗人玉屑》。是否章泉别有《诗法》之著,不可考知,姑志于此也。”[2](第215页)可见赵蕃是有诗法的,虽然已经不可考证,不过从其创作来看,诗法散录在其诗歌以及当时和后来的文人笔记中。   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五十九《文节赵章泉先生蕃》记载:“先生(赵蕃)最谦退,不敢以师道自居。晚而诸儒雕谢,惟先生归然无恙,门人负笈从之者益多,则勉以师友之源流。理宗即位,于时先生书祠官之考三十有一,朝臣争荐。”[1]赵宰《章泉赵先生墓表》曰:“厥初,诸老先生师友渊源,有以系学者之望,天下学者翕然而景从之。闽、湘、江、浙,师道并建,凡异时孔、孟之所传,周、程、张、邵之所讲,思之益精,语之益详,炳然斯文,万世攸赖。比年天不??遗,诸老沦谢,文献之家,典刑之彦,岿然独存,犹有以系学者之望者,章泉先生一人而已。故先生虽退然不敢以师道自任,而天下学者凡有一介之善,片文只字之长皆裹粮负笈,就正函丈。其限以地、屈于力而不能至者,诗筒书函,左右旁午,往往以一酬酢为荣。及先生之殁,而文献典刑尽矣,后生??进欲求师友之益,而伥伥然无所之矣,可不为大哀乎!”[3](第300册,第319页)可见,南宋时期,赵蕃身边聚集了一大批慕名而来的学诗者,赵蕃与当时学者亦师亦友,讲授诗法,以系学者之望,且有所成。   二、诗法与诗歌创作   从有诗起,诗歌的创作渐渐从无法到有诗法,对诗法的关注和研究到宋代更盛。宋人魏庆之《诗人玉屑?诗法》中记载姜夔言:“不知诗病,何由能诗?不观诗法,何由知病?”[4](卷1,第13页)诗法是诗人诗学思想的重点表述,为初学作诗者提供具体的学诗、创作的门径,研究诗法能够了解诗人的诗学观念和诗学倾向性,并可为学诗者提供参考、借鉴。   诗歌创作课程在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名称,但是各个高校的人文学科都会涉及这一块的知识。如何将诗歌创作落地,高校学生应如何入手呢?针对高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储备,可以借鉴赵蕃诗法。赵蕃诗法主要有“学问本深基,学诗重神似;端养以炼气,自然阔波澜;炼文可达辞,以诗来为学;穷而能后工,穷而未必工;参禅与悟诗,活法自结融”等几个方面。   (一)学问本深基,学诗重神似   宋诗学流行“物感”一说,认为作诗须有“江山之助”。宋代诗人较为看重大自然对人格的陶冶和诗情激发,认为自然的馈赠能够增进创作者的学识经验。赵蕃《题沈弟所作短轴》“作诗政欲江山助,老矣东西南北人”[5](卷37)中描述亲近自然,遍涉山水能够让诗人获得创作灵感。其在《和折子明丈闲居杂兴十首》中感叹“万里江山助,千年苏李师”。[5](卷10)赵蕃本人也有大量的山水田园诗、羁旅行役诗,描摹自然山水,记录行域奇闻,抒发羁旅情感,这些诗歌的创作得益于山水风景的帮助。那么,读书与江山之助,哪一个更有利于诗歌创作呢?赵蕃提出“江山真末助,学问本深基”(《读旧诗作》[5]卷12),认为在作诗上,读万卷书为根本,行万里路为枝末。   大自然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历代文人都从中汲取无数营养,获得灵感。赵蕃《呈陆严州五首》载:“江山不因人,何以相发挥。人而非江山,兴亦无所归。”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