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江中游地区史前陶窑及其和陶器生产初探
长江中游地区史前陶窑及其和陶器生产初探
摘 要:长江中游地区明确发现的陶窑设施最早见于大溪文化时期,自此先后经历了同穴窑、横穴窑、竖穴窑之间的替代演变,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差异。伴随着陶窑形制的变化,在不同考古学文化时期,长江中游地区史前陶窑的细部结构尤其是建造方式、火道、窑室、操作间等方面也表现出自身的特征,而这些又直接关系到陶器烧造技术的变化和改良。在结构和技术演变的基础上,陶窑及其附属设施的组合和布局也反映出陶器生产的技术流程和专业化规模存在着时空区别。
关键词: 长江中游; 史前; 陶窑; 陶器生产
Abstract:The earliest kilns in the Middle Yangtze River Valley appeared in the Daxi Culture and showed an evolutionary development form the single-room kiln, through the horizontal kiln to the vertical kiln. Kilns in this area exhibit som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n construction methods, structures of the fire channel, firing chamber and attached working pit. The location of kilns and pertaining features at some sites provide enlightening information on the analysis of specialization of pottery industry in this area through time.
Key words:Middle Yangtze River, Prehistoric Times, Kilns, Pottery Industry
陶窑形态和结构的演变对于理解陶器制作技术水平以及陶器生产方式的作用不言而喻。对于新石器时代的陶窑,学术界多有关注并曾从不同侧面加以研究,已取得了积极的成果①。然而,长江中游地区②的史前陶窑虽然早有发现,但至今少有系统的研究。
迄今为止,长江中游地区的史前陶窑发现地点有三十余处,陶窑百座以上。其中,仰韶、大溪文化时期的有湖南澧县城头山③、安乡划城岗④,湖北公安王家岗⑤、江陵朱家台⑥、宜都甘家河⑦、郧县大寺⑧、店子河⑨,河南淅川下王岗⑩、下集(又名沟湾)11、下寨12、龙山岗13,陕西南郑龙岗寺14、商县紫荆15;屈家岭文化时期的有湖南澧县城头山16,湖北汉川晒网台17、巴东李家湾18、荆州阴湘城19、随州金鸡岭20、丹江口观音坪21、郧县中台子22、青龙泉23、刘湾24,河南邓州八里岗25;石家河文化时期的有江西清江樊城堆26,湖南岳阳老屋台子27,湖北荆州阴湘城28、石首走马岭29、荆门林叉堰冲30、天门肖家屋脊31、大冶蟹子地32、十堰双坟店33、房县七里河34、郧县辽瓦店子35,河南淅川下王岗36,陕西商县紫荆37;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有湖北武汉盘龙城38、丹江口熊家庄39、郧县辽瓦店子40等遗址。本文试图对上述考古材料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对陶窑的分类演变、结构技术变化以及陶器生产等问题加以整理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推动相关问题的研究。
一、 分类与时空特征
史前陶窑的结构可分为燃烧、烧成、排烟三个部分,其中燃烧部分产生并传送热能,包括火门、火膛和火道;烧成部分完成陶坯与热能的接触,包括窑门、窑室、窑床或窑箅;排烟部分包括排烟孔和烟道。各部分的结构特征及相关的运作方式是陶窑分类的重要指标。
目前学术界对于陶窑的分类标准主要涉及陶窑外形41、火焰运行方式42、窑室与火膛的相对位置43三个要素。学者或依据其中一个要素分类,或综合各要素进行逐级分类44。以外形为标准因对缺乏内部结构的考察,因此备受诟病。由于史前陶窑的体积相对较小,加之窑室、排烟孔等部位常常保存较差或缺乏报道,以火焰的运行方式作为分类标准往往难以操作。根据窑室和火膛的相对位置进行分类能够直观表现陶窑结构, 更容易在考古实践中把握,故而,本文以此为标准,将长江中游地区史前陶窑分为同穴窑、竖穴窑和横穴窑三类。
同穴窑指的的是火膛与窑室共为一穴;竖穴窑则是火膛位于窑室底部,两者上下叠置,中间以窑箅间隔;横穴窑的窑室与火膛在平面上前后并列(图一)。从性能上看,燃烧和烧成同室操作的同穴窑是陶窑初创阶段的产物,而横穴窑、竖穴窑将膛室分离开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窑室的热能稳定,提升了陶窑的整体性能。
需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植物根的生长苏教版.pptx VIP
- 2026年普法学法知识竞赛题库200道【学生专用】.docx VIP
- 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读本高教2024版课件第一章完全准确领会总体国家安全观.pptx VIP
- 人工智能:模型与算法(浙江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试题(答案).pdf
- 化妆品法规专业考试题目及答案.docx VIP
- 中职英语高教版(2023修订版)基础模块3三单元《Artificial+Intelligence》单词讲解课件.pptx VIP
- 2026年大学生计算机考试题库200道带答案(基础题).docx VIP
- 文化遗产教育跨学科融合课程设计探析.docx VIP
- 低代码开发师(中级)考试题库.docx VIP
- 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的策略与评价体系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