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越镇饵丝稻生产现状和发展思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腾越镇饵丝稻生产现状和发展思路

腾越镇饵丝稻生产现状和发展思路   摘要:饵丝稻是制作腾冲饵丝的主要原料稻谷,是对若干水稻品种的统称,具有明显的生产地域性。本文通过对腾冲饵丝的简要介绍,指出搞好饵丝稻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饵丝稻生产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当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有利因素,提出切合本地饵丝稻生产的发展思路和措施,以促进我镇饵丝稻生产的发展。   关键词:饵丝稻;生产现状;有利条件;发展思路      饵丝是我县传统的地方食品,由朝阳村胡家湾人发明创造,曾被明朝永历皇帝赞誉为“大救驾”而享誉海内外,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腾冲饵丝是选用当地优质饵丝专用稻米与腾冲火山热海地形地貌之天然矿泉水经传统工艺加工制成,大致分为鲜饵丝和干饵丝(方便饵丝)两大类。由于其选料讲究、做工精细、风味独特,历经数百载而不衰。目前随着保鲜技术的发展,加工工艺的逐步改进,系列产品不断增多,以及腾冲驼峰机场建成开通,保腾高速公路的开通和腾冲立足建成“中国走向南亚第一县”的条件和人们对食品选择要求的不断提高,腾冲饵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加速提升饵丝米的产量和质量,拓展加工企业及市场,促进饵丝产业的壮大已是当前的迫切要求,是实现腾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1 腾越镇的基本情况及饵丝稻生产现状   1.1 基本情况   腾越镇地处腾冲县城,位于腾冲县中南部,东经98°13′,北纬24°12′,海拔1640m,东与芒棒乡、五合乡相连,西与马站乡、中和乡接壤,南与清水乡及著名的侨乡和顺镇相连,北与北海乡毗邻,辖区国土面积271.98平方公里,辖8个社区24个行政村,362个村民小组,32515户,总人口112149人,其中农业人口72631人,占64.76%。耕地面积40794.49亩,其中水田32202.77亩,旱地8591.72亩。年平均气温16.0℃,积温5000℃-6000℃,年降雨量1400-1600毫米,年日照时数2000-2200小时,干湿季分明,5-10月为雨季,占年降雨量的81.7%,湿度79%,无霜期283天。整个饵丝稻生长期多雨寡照,光温不足,低温冷害频繁,易发生稻瘟病,严重影响了饵丝稻的产量。   1.2 饵丝稻生产发展概况   加工饵丝所用的大米叫饵丝稻,当地俗称“浆米”、“粑粑米”,系本地中晚熟高原籼稻硬米,属籼粳中间型品种。是在我县水稻栽培品种中保留下来的一个传统地方品种(类型),我镇饵丝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一个发展-缩减-再发展的起伏过程。在上世纪80年代是我镇的主要当家品种,常年面积约1.8-2万亩,平均单产250-300千克,主要栽培品种为天杂57、58、74_35、天杂126,广农矮、红20、大白谷等;90年代因“籼改粳”后缩减到2千多亩,80年代是在低水平上的面积扩大,稻米的主要用途是解决口粮问题,90年代是以产量为目标,以外来的高产品种替代本地低产抗病性差的饵丝稻品种,达到增产的目的,因此,不断缩减饵丝稻的种植面积,使饵丝稻生产陷入低谷,完全属于农民的一种自发行为;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建设加快,旅游产业的兴起和对外交流的频繁,饵丝稻生产及科技推广工作也开始得到重视和加强。2000年在朝阳村首次举办县乡联办样板3050亩(其中提纯复壮样板600亩),2001年县政府将饵丝列入地方骨干产业加以重视,并将腾越镇作为重点乡镇加以扶持,腾越镇党委、政府抓住机遇,把这一特色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植,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种为龙头,推广良种良法综合配套,加强无公害技术,发展订单农业等措施,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及科技普及率。这几年来,腾越镇的优质饵丝稻生产得到稳步发展,种植面积呈逐年递增,产量和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全镇种植面积由2005年的8500亩发展到2008年的14000亩,增64.7%,单产由2005年的337千克提高到2008年的389.8千克,增产15.67%,总产由2005年的286.45万千克到2008年的545.75万千克,增产90.52%,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 推广的技术措施   品种提纯复壮及良种推广方面:大面积推广由县农业中心选育的优质饵丝稻“浆米”腾58-6、58-7两个新品系,搭配74-35、天杂57、天杂58等饵丝稻品种,逐步淘汰低产劣质的红20、广农矮等饵丝稻品种,并对这些品种进行提纯复壮,保持其品种特性,以提高产量及“浆米”质量。   技术推广和栽培措施的改进方面:针对饵丝稻品种杆高迟熟、生长期偏长,感光性强的特点和农户种植管理比较粗放的生产习惯,是我镇饵丝稻品种单产难于提高、效益难于体现的主要症结。近年来,我镇强化良种良法配套,积极推广水稻旱育秧、规范化条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配套技术。引导农民使用低残毒广谱高效农药新产品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