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植物花色改良技术和应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观赏植物花色改良技术和应用

观赏植物花色改良技术和应用   作为观花植物,花色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它的观赏价值和商业价值,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花卉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一些具有新、奇、特花色的观赏植物更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深受消费者厚爱。长期以来,育种工作者一直通过杂交育种、突变育种和基因工程等技术来培育各种观赏植物的花色突变体,满足市场需求。本文主要介绍了杂交育种、突变育种和基因工程在改良观赏植物花色上所取得的成就,同时简单比较了3种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3种技术,在观赏植物花色改良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以供育种工作者开展相关研究时借鉴与参考。      1 杂交育种改良花色      杂交育种是目前观赏植物品种改良的主要途径,也是创造新花色的重要方法。利用杂交育种能使观赏植物产生变异丰富的杂交后代,从而选育出花色丰富的观赏植物品种。早在1848年法国人Annee就对美人蕉属(Canna)植物进行杂交,使美人蕉属植物的园艺性状得到明显改善,即叶色和花色发生变异,产生了紫红色叶片的种类和橙黄色花朵的种类,开启了美人蕉属植物杂交育种改良花色的先河。据刘泰和1984年的报道,经过国内外100多年对报春花(Primula malacoides)的杂交育种研究,选育出了朱红、大红、桃红、玫瑰红、浅蓝色、复色、白色、深蓝、墨红、黄色十大色系报春花品种。黄振国利用美国种植的杂种荷花Mrs. Perry D. Slocum(红千叶×美洲荷花)作亲本进行人工控制自交,获得世界上唯一重瓣、黄色、大花的荷花新品种,从而填补了中国荷花缺少重瓣黄色品种的空白。Umiel等在以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为中心的石竹属(Dianthus)种间杂交中,得到了许多新的花色类型,表现在基斑的形状、花瓣中心的斑点及不同色彩和亮度的组合等,目前已选育出多个新型的香石竹品种。Stephens等在凤仙花属(Impatiens)种间杂交中发现橙色花为完全显性。Okazaki等为了把粉红色引入开白花的麝香百合(Lilium longiflorum)中,用切割花柱授粉法进行麝香百合与L. rubellumt和L. japonicum杂交,随后结合胚培养,获得了从白色到比L. rubellum浅一些的各种花色变异的杂交后代。Uemoto等用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的白花品种Hatsu- Arashi与金花茶(C. nitidissima)杂交,得到了粉白色杂交后代。Griesbach等将虎眼万年青属(Ornithogalum)的橙色短花序种O. dubium与白色长花序种O. Thyrsoides杂交,通过胚培养和回交,在F2代出现了橙色长花序的新类型,这是典型的重组育种。程金水等利用金花茶(C. nitidissima)与山茶栽培品种进行杂交,从而培育黄色系重瓣大花山茶花新品种。据朱根发报道,利用杂交育种方式对蝴蝶兰(Phalaenopsis aphrodita)花色改良,已培育出诸如黄花系蝴蝶兰、红花系蝴蝶兰、斑点系蝴蝶兰、线条花系蝴蝶兰、大白花系蝴蝶兰、白花红唇系蝴蝶兰等。   由此可见,通过杂交育种手段已培育出了大量观赏植物的花色新品种。但这种育种方式在操作方式上需要选择合适的亲本,注意正反交;进行多父本授粉和重复授粉;采用母本花粉蒙导法和切割花柱法,从而使操作费时费力,而且结果的可预见性较低。因此还需要找到更直接、更有目的地改变观赏植物花色的方法。      2 突变育种改良花色      自发突变产生的新花色突变体是选育新花色品种的重要遗传资源。如在二倍体的白花仙客来(Cyclamen persicum)自交系中出现了黄花突变体,这可能是缺少查尔酮-黄酮转化的活性基因造成的,可望培育深黄色仙客来。但是自发突变在自然界的频率是较低的,有时是万分之几,甚至十万分之几。因此,利用观赏植物自发突变选育新花色品种的报告较少。   辐射诱变也是创造新花色的重要手段,它能提高突变频率,扩大突变谱,诱变后的突变率可比自然界的突变率提高100倍以上,甚至1000倍。单个色素合成酶基因的突变即可产生新的花色。如Banerji等用1.5、2.0、2.5 Krad γ射线照射‘Anupam’菊花的生根插条,M1出现了花色突变的嵌合体,从中分离出了3个花色突变体。Enkatachalam等用γ射线照射橙粉色百日菊(Zinnia elegans),M2中出现了洋红、黄、红、红底白点等花色突变体。李慧芬等利用60Co γ射线辐照3个月季品种,经过5年试验,先后获得数个花色、叶色等突变体,从中选出1个优良突变系,经嫁接、组培繁殖,培育出1个月季新品种――霞晖。   利用突变育种改良花色,在一定程度上能得到花色突变种,但这种方法同杂交育种一样,突变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