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说文通训定声和同源词研究
说文通训定声和同源词研究
一、引言
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与前人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该书完全打破许慎《说文解字》“分别部居,据形系联”的体例,创造了“以声为经,以形为纬”的编排体例。就同源词研究来说,这是一本便利的工具书。
拟考察《丰部第一》中的内容,来看其对同源词研究的贡献。
二、正文
《说文通训定声》由三部分构成,即说文、通训、定声。对同源词研究来讲,它的编排体例、说文和通训部分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说文通训定声》编排体例与同源词研究
朱氏打破《说文》以五百四十部为序的编排体例,这个创造的出发点在于他着眼于右文说和形声字声符兼义现象,并参考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宋代王圣美发明“以声音通训诂”的右文说,经过几个代表性的发展,如张世南、戴侗,到了清代的小说家手里,右文说更加条理化,同时也暴露了它的弱点。以至于段玉裁作出了一些过犹不及的论断“凡从某声字皆形声兼会意”、“凡从某声字皆有某义”之类的观点。朱作《通训定声》时,虽受段氏的影响,也着意研究字义的引申和假借想象,但他比段氏谨慎,只是把这些材料摆出来,并不强为之解。《通训定声》目的不在于字形方面而在于字义方面,不仅探求字的本义,而在于探求字义的发展,从整个语义系统和词汇系统出发,研究词和词义的渊源关系,为此,他从语音入手而摆脱了字形的限制。(朴兴洙:从右文说看《说文通训定声》)这就是“以声为经,以形为纬”编辑体例目的所在。
比如《丰部第一》中,“封”“?狻薄鞍睢比?个字,读音相同或相近,前两个字读“feng”音,后一个字读“bang”音。它们都与“边界”义有关:“封”甲骨文像用手将一棵树植于土堆之上形,表示在这里堆土植树为界。 “?狻苯鹞拇? (朝下的一只脚),从丰(在分界上封土植树),会至此相遇之意。“邦”与“封”同源,甲骨文皆从田土,上有植树,会在这里植树为界之意。金文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另加义符“邑”(城邑),遂成“邦”,以突出封国之义。在《说文》里,“封”在“土”部,“邦”在“邑”部,因为这些字分散在不同的部首中,所以看不出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但是《通训定声》把这些字都收在丰部之下,就容易揣摩出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
另外,“东”“重”“童”在《说文》里分散在不同的部首中,不易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通训定声》把这些字都收在丰部之下,也易揣摩出它们与“灯笼”义相关。(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2004)
(二)“说文”部分与同源词研究
“说文”部分以分析字形跟字义、字音的联系为线索,着意交待字的本义。如果该字还有另一意义,就相当于《说文》的“一曰”,朱氏标注为[别义],说它是“与本义截然各别者,既无关于转注,也难通以假借”。这一部分,对许书间或有订正,主要是补充,引用了大量的书证,显得有血有肉。
由本义引发的许多词义特点,都成为词义引申的脉络,本义析解清楚,容易捕捉到词义特点,词义之间的渊源关系清晰可见。比如:
“庸”,甲骨文从用(使用),从庚(乐器),借使用乐器大钟会使用之意。或另加义符攴,表示敲击。《通训定声》采用此说:庸,用也,从用,从庚,本义为使用。所以凡从庸取义的字皆与乐器、使用等义有关,如?颍ㄗ?文从人,从庸,会被人雇用之意)、镛(“庸”当为“镛”的初文)。
还有一些本义的解说,由于受当时的社会思想的影响,或者是文字演变讹化等因素,析字形不妥,但是本义解释尚可,尚能据朱氏的解说梳理出词义引申的脉络,找出其间的渊源关系。比如:
“公”,甲骨文从口(器皿),从八(分),会平分器皿中东西之意。
《通训定声》里:“公,平分也。从八,从厶。八,犹背也。韩非曰:‘背厶为公。’”析形是就作者当时的社会思想所做的解说。本义为平分。
从朱氏解说中能够看出,凡从公取义的字皆与公正、公开等义有关。如讼(从言从公会意,公也兼表声)、衮(金文从衣,从公,会在祭祀大典等公共场合穿的礼服之意。公也兼表声)。
“容”“龙”等都属于此类情况。
另外,有一小部分,由于字形析得不正确,导致本义的解说发生偏差,这对同源词的研究不利。如:
“东”“重”“童”三个字,都与“灯笼”义相关。但是在《通训定声》里,这三个字的“说文”却大为不同。
东,动也。从木。官溥(人名)说,从日在木中。(析形是就篆文所做的解说,不确。)
重,厚也。从壬,东声。(此为引申义,本义当为沉重。)
童,男有罪曰奴,奴曰童。女曰妾。本义为男子有罪受髡刑为奴。
这三种本义的析解,与“灯笼”引发的“负重”义相去甚远,即便把这些字都安排在同一韵部下,也不易看出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原因在于缺少一个贯穿始终的“词义特点”或者说“核义素”。
(三)“通训”与同源词研究
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金顺电子材料产业园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VIP
- 化工原理练习与答案.doc
- (正式版)D-L∕T 801-2010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docx VIP
- 《心理危机与日常调适:写给少年们的10封信》随笔.docx VIP
- 〖GB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docx VIP
- 2025年中考英语听力技巧与策略教学+课件.pptx VIP
- 辽2015J601 楼梯标准图集.docx
- 景观桥亮化施工方案.docx
- -求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总结ppt(11种方法举例)-.docx VIP
-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