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晋南朝陈郡殷氏的研究
东晋南朝陈郡殷氏的研究
摘要:陈郡殷氏为魏晋南朝时期的重要士族,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均产生过重大影响。陈郡殷氏西晋时在政坛已开始崭露头角;东晋南渡后,出仕为宦者不乏其人;到南朝齐时已形成一支相当活跃的政治势力。陈郡殷氏能够维持高门地位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婚媾士族,借以提高并保持其政治势力;二是文化传家,使家族中文才相继,好学、博学之士不绝于书,保持了子弟较高的基本素质。
关键词:陈郡殷氏;南朝士族;家学;婚姻
中图分类号:K2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1)01-0118-05
陈郡殷氏与陈郡谢氏、陈郡袁氏均为魏晋南朝时期的重要士族,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均产生过重大影响。分析他们的家族源流、婚宦特点、文化特征及其历史地位与作用,对于认识整个士族门阀问题很有帮助。此前,关于陈郡谢氏、袁氏,已有不少研究成果。而陈郡殷氏,除王国生先生的《晋――唐长平殷氏世系表》对该族自汉代以至隋唐的世系做了基本梳理外,则很少有人涉猎。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就东晋南朝陈郡殷氏的家族源流、婚宦、家学与家风等问题做一初步探讨,不妥之处,敬请专家训喻。
一、陈郡殷氏溯源
据《世本》、《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等记载,殷氏出自子姓,为商祖契之后,系以国为氏。传说契的母亲简狄为有娥氏之女,因吞玄鸟之卵而生契。《史记?殷本纪》载:“殷契,母日简狄,有娥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由于契是其母吞玄鸟之子(即卵)而生,故而赐姓为“子”。契长大后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任用为司徒,掌管教化百姓事务,居于商(今虞城县谷熟镇)。商族后来不断强大,终于在契十四代孙汤的领导下,推翻夏朝统治,建立了商朝。
汤建商后,吸取夏朝教训,实行“以宽治民”的政策,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四方征伐,把疆土扩大到西部的氐羌地区,并使商朝统治逐渐巩固。据载,从成汤至盘庚,商人“不常厥邑”,曾五次迁都,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后,商王朝在政治、经济各方面都有发展,特别是武丁统治的五十余年间,是商朝最强盛的时期,所以商又称作殷商或者殷。但是到商朝末年,尤其到了纣王统治时期,滥施酷刑、荒淫侈糜、残忍自大,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周武王伐纣,纣王自焚而死,历经17代31王、存在近600年的商朝灭亡。武王克殷后,封纣之子武庚于殷,继续管理殷商遗民。三监之乱后,周公把原属于武庚的封地和殷遗民的一部分给纣兄微子启,建立宋国(都今河南商丘),以奉殷之先祀。除微子外,其他殷商子孙均无封爵,其中一部分人便以国为氏,是为殷氏。
关于殷姓起源还有另一说法,即殷姓系以水名为姓。汉代史游《姓氏急就篇》云:“?匏?,在颍川,居之者以为氏。”?蓿?又作(母心),漶。?匏?即今河南省登封市颍水三源中的中源。《水经注?(母心)水》曰:“(母心)水出颍川阳城县少室山。东流注于颍水,而乱流东南经临颍县西北,小(母心)水出焉。”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二?开封府》记载:“(母心)水在(商水)县北,亦日大(母心)水,自许州郾城县流入境。”
在殷姓族人看来,上述两种说法并不矛盾。商之称殷,乃商境内有?匏?。《暨阳香麓殷氏宗谱?姓氏考序》谓:“契后十四世为成汤,伐夏而有天下,都于毫。因契始封于商,遂以商为有天下之号。毫有激水,故又号殷焉。”《暨阳香麓殷氏宗谱?姓氏考》也说:“其以殷为号者,汤有天下,而迁于毫,毫有?匏?,命之日殷。……殷之氏本于?匏?,至有天下之号以殷称焉。”尽管殷氏族谱关于商之为殷的说法并未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但殷氏源于古?匏?流域,即今河南周口、许昌以及商丘、郑州、开封等部分地区当无问题。即殷商失国之后,家于?匏?流域的殷商后人,为表达不忘故国之义,便取“殷”这个既能标识自己为殷商子孙又能表示所居之地的字作为自己的姓氏。
得姓之后的殷氏族人早期主要在祖地繁衍,并不断向外迁徙。《元和姓纂》载,秦末有一支殷姓族人播迁到了河内野王(今河南沁阳),并于汉初迁至汝南(今属河南),汉北地(今甘肃庆阳西北)太守殷续再次移居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县东北)。东汉之前,见诸史籍的陈郡殷氏人物并不很多,仅有唐冯宿所作的《天平军节度使殷(侑)公家庙碑》中提到的东汉桓灵间谏议大夫、后出为冀州刺史的殷封。西晋时,陈郡殷氏开始崭露头角,殷褒仕为荥阳令、章武太守,殷识官镇东司马。
二、东晋南朝陈郡殷氏的官宦
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北方残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过江。陈郡殷氏族人也随着南迁的人流在江南安家。南渡之后的陈郡殷氏异军突起,一跃成为东晋政治舞台上一股重要力量。但发迹了的陈郡殷氏依然不忘祖地,称自己是陈郡或陈郡长平人。
陈郡殷氏在东晋的崛起始于殷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