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莞的模式 2012年第12期
东莞的模式 2012年第12期
历经风雨,饱受质疑,制造业名城东莞,自2007年提出建立“中国音乐剧基地”以来,已走过整整4年。4年间,东莞先后出品《蝶》《爱上邓丽君》《三毛流浪记》《王牌游戏》《钢的琴》5部音乐剧,举办了两届音乐剧节,演出音乐剧上百场。从一无所知到城乡共赏,从舶来加工到试图原创,音乐剧已与东莞地域相融。
在倡导文化繁荣又茫然于产业之路的当下背景之中,这不可思议的音乐剧“东莞模式”具有着充分考量的价值。
2007年东莞市提出建设“音乐剧之都”。其战略目标是用10至20年的时间,使音乐剧成为东莞城市文化的亮丽名片、音乐剧精品的创编展示平台和创意文化的产业龙头,此消息一出,国内舆论哗然。一个被外界誉为“世界工厂”与“文化沙漠”并存的城镇,居然怀揣着一个百老汇之梦——这个连京沪一线城市都不敢企及的高峰,偏安一隅的区区东莞竟扬言要公然攀登,被业界内外认定是痴人说梦,类似于“农民造飞机”的笑话。
不过,“笑话”还是“奇迹”,看你怎么做。像戛纳,原本也没有电影厂,没有名导演,但一个电影节,就让这个小镇成为世界电影圣地。同样,在摄影界,北有平遥,南有连州,都是因一个艺术门类的繁荣而使本地闻名遐迩。东莞当初是个农业县,城市个性并不鲜明,就历史文化的厚度和广度而言,无法与北京、上海和相邻的广州相比较。在这种情况下,寻找音乐剧突围,对东莞人来说,或许是个异峰突起的选择。至少有一点,音乐剧是当代流行文化中能够形成产业的不多的娱乐品种之一,音乐剧是花大钱的,而东莞不缺钱,这就是它的强项之一。
4年过去了,尽管东莞的名声并没有因为音乐剧而漂白洗净,大红大紫,但也并非如人们想象中的寒风瑟瑟,黎明悄悄。《蝶》是东莞出品的第一部音乐剧,这个作品因其“三来一补”合作模式(即政府扶持、项目办团、企业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贴牌”运作方式)在当年引起业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此剧目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以及韩国等地巡演200多场,观看人数达到10万人次。
《爱上邓丽君》是东莞音乐剧本土化的下一个实践作品。通过深度合作,东莞开始和企业合资打造音乐剧,打上“东莞创造”的标签,从当初的单纯贴牌赞助走向“品牌化”发展。《爱上邓丽君》于2010年1月在香港举行首演。之后,相继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近80场次。由此“东莞模式”亦慢慢师出有名,趋于成熟。
东莞需不需要音乐剧?这是“中国需不需要音乐剧”的一个缩影。因为中国不仅有北京上海,更多的是由无数“东莞”组成。而东莞模式是否科学?音乐剧在东莞会不会水土不服?以及,东莞有没有能力抢占国内音乐剧发展高地?这些都可以被树立为一个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路径的标本。
我们向往一座城市,很大程度上是被这座城市的独特个性所吸引。在巴黎,我们时时为其高雅浪漫的具拉丁气息的个性风格所陶醉;在罗马,目睹台伯河的静静流淌和即将为暮霭所吞没的古罗马废墟,我们为其载满历史苍茫感的个性风格而感动;在威尼斯,处处可以呼吸到冈朵拉小舟挟着亚得里亚海的海风扑面而来的热情;在维也纳,一草一木都洋溢着贝多芬、莫扎特的音乐华章。就国内来说,北京的大气、上海的摩登、成都的安逸、西安的古朴、苏州的精致,千百年来,魅力永存。
那么,东莞的城市个性是什么?世界代加工厂、粤剧、汽车、外来民工、领跑全国城镇的GDP?东莞是一个魔方城市,很多东西在这里绽放精彩,却又没有定数,恰如一个快速扭转的魔方,每一次转动组合,都能拼合出一个全新的图案。在这个魔方还没有停止转动的时候,所有图案,都是含糊不清。音乐剧是否可以让这个魔方停止?或许能,或许不能。其实东莞无所谓需不需要音乐剧,但有总比没有好,在城市品格没有成熟的情况下,多一种选择并非坏事。对于以工业著称的东莞而言,更是如此。
“音乐剧可以让这里增加一点浪漫的情怀。”多年普及与投入,东莞人已经学会这样说。对于音乐剧生产“东莞模式”的科学性,人们关注最多的是政府的投入。因为财政花的是老百姓的钱。
而“东莞模式”秉承的政府扶持、项目办团、企业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其实是国际上通用的模式。政府该不该扶持,从国际国内的情况来看,答案都是肯定的。俄罗斯芭蕾舞团是一个企业运作的国家级剧团,但这个剧团每年均享受到数额不小的国家财政补贴。在英国,包括最赚钱的音乐剧产业在内的艺术创作都是得到艺术创作基金资助的,而这个公益性的艺术创作基金,每年都得到财政的定期拨款。
更重要的,中国经济社会要实现转型,就必须发展低碳的文化创意产业,而音乐剧生产本身就是典型的文化产业。既然要扶持动漫、电影、文学,为什么不可以扶持音乐剧?为什么扶持地不可以是东莞呢?更难能可贵的是,东莞在扶持音乐剧上选择了民间音乐剧制作团体,因为长期的艺术市场实践证明,国有艺术单位因其固有人事体制同音乐剧这个舞台品种所必须具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