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1年以来国内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综述
2001年以来国内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综述
2001年以来国内生态翻译学研究综述陈金莲(广东医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摘要:生态翻译学是从生态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的整体性研究。它肇始于中国,发轫于2001年。生态翻译学填补了译学“生态维度”的系统研究空缺,促进了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本文分两个阶段回顾了2001年以来中国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状况,就其发展历程、研究队伍、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进行纵向总结研究;就存在的问题或缺陷进行了剖析;对生态翻译学的未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指出未来生态翻译学研究要加强理论研究的系统性、拓展应用研究的深度、完善研究方法和壮大研究队伍,培养领军人物;期望能够对当前和未来的生态翻译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翻译理论;外语教学;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254(2015)02-0086-08
Abstract:Eco-translatology, originated in China in the year of 2001, refers to an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studies fro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which fills the vacancy of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dimension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general survey of eco-translatology in China since 2001. It presents a longitudinal summary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research team,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research contents of eco-translatology.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some limitations in these aspects and suggests that systematic research in theory should be reinforced, the depth of applied research should be expanded, research methodology should be improved, research team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more leading experts in this field should be cultivated, hoping to offer some help to the current and future study on eco-translatology.
Keywords:eco-translatology; translation theory;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survey
生态翻译学是从生态视角对翻译进行的探索性研究。它发轫于2001年,发展至今已有十多年时间。作为一门新兴的翻译学理论,其发展快影响大。由中国学者首次提出的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原创性翻译理论,理应受到我们更多的关注、完善和推广。因此,有必要对生态翻译学十多年来研究发展状况进行概要的回顾与总结,以便发现其研究的不足及需改进之处,引导更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期提高生态翻译学的实际价值和影响力。
一、生态翻译学发展回顾
在全球性生态思潮的影响下,由于中国古代生态智慧的启发、相关领域学科发展的激励以及译学界生态取向翻译研究的促进,再加上现有译学理论研究的局限与缺失所产生的需要,生态翻译学应运而生[1]。生态翻译学的产生,不仅解决了译学理论研究的局限和缺失的问题,而且为当今踟蹰不前的翻译理论研究注入了活力。生态翻译学起步于2001年,全面开展于2009年[1]。据此,我们暂且按这两个阶段来分析总结。
(一)起步阶段(2001-2008)
生态翻译学的起步阶段主要表现为理论的提出和构建,以及参研的聚集与扩大。它主要是由胡庚申教授提出并创立,构建过程也主要是由他个人独立完成。在生态翻译学产生的初期,有不少学者参与到其中的讨论中来。具体表现如下:
1.理论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