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情感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的研究
中国情感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的研究
摘要:本文对中国情感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在对理论资源和实践探索经验的总结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在情感教育实践中的几个重要环节,在情感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文化教育和自我教育、相互教育等方面提出系统见解,并对情感教育与德育、美育、智育的关系有所阐释。
关键词:情感教育 情感智慧 情感理性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0001-05
1.情感教育是中国当代教育的软肋
改革开放后,伴随中国教育机制和考试制度的恢复重建和规范化发展,培养了大批适应现代化建设需求的人才,奠定了今天中国各方面事业发展的基础,功效非凡。但近年来中小学教育逐渐走入应试教育魔圈,并影响到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使创造性和多元智力倾向在题海战术和标准答案的研磨中钝化窒息,并且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应试教育过度偏重认知训练而忽略情感成长,再加上现代科技理性辖制,人文精神低迷,会造就一些有知识没文化、有头脑没心灵的机械化的畸形发展的人,这一问题在十年前已暴露,根据北京师范大学郑凡昌教授在全国的调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小学生约13%,初中生约15%,高中生约19%,大学生约25%。而且,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有随年级和年龄增长而呈下降的趋势。(参见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P233) 现在这些问题更趋激化,有一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抑郁、孤僻、自卑、胆怯、自私、冷漠、不诚实、缺乏自信等心理障碍。发展至极端的并在媒体曝光引发公众高度关注的个别现象如:清华大学某学生以硫酸泼熊、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害同学、某中学生杀害亲生父母,某些少年在同伴溺死的情况下掩埋遗物若无其事地回家,不断出现的大学生研究生因学习工作压力轻生事件等。这些令人震惊的现象体现出对生命的漠视,对待他人的冷漠残忍,处理人际关系的粗暴冲动,在突发事件面前暴露出的无知无措、极端自私和不可理喻的冷酷,对自我和他人情感的茫然和麻木,心理知识和情绪调节能力的极度缺乏。更普遍的是在过度竞争中泯灭的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单纯知识灌输、单一的评价标准造成的挫败感和人格畸形,对独生子女过度关爱所形成的非正常生活环境诱发的心理幼稚和脆弱,心理科学发展的滞后和不够普及,心理咨询和治疗机构的缺乏,人际交往中非理性行止,以及一些名牌学校学生职场遭受冷遇等,这些现象昭示出情感教育的严重滞后。部分大学生心理素质偏低、人文素养不佳、与人交往被动、实践能力不强,在大学扩招和产业结构社会结构调整的夹击中遭受就业困难,由“天之骄子”沦为人力资源市场中的滞销品,学生、教师、家长忧心忡忡,这更加剧了社会心理的跌荡,长此以往,这种忽略情感教育带来的问题会滞缓社会发展、成为现代人生存质量提升的障碍,也可能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隐患。
自1995年全国范围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对纠正应试教育之弊,促进青少年心灵健康成长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目前情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组成部分,以艺术教育为核心、形成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互补互促的重要形式,开始渗入教育方针,进入课程体系,在课程改革的教学环节中体现出来。中小学教师纷纷研究在其语政外音体美甚至数理化的课程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大学的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活动也进展不错。而且情感教育开始由学校教育扩展到社会教育和文化教育领域,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热线等也开始服务大众,书籍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等各大媒体对情感主题的讨论和探索五花八门,也带动了情感理论和美育实践的发展。艺术教育的广泛普及,中小学课程体系改革,大学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转变都在促进着情感教育的发展,然而,情感教育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情感教育理念尚未现代化。中国传统文化以人文文化为主,伦理学政治学格外发达,在人的管理和组织方面有深入研究,但整个文化体系围绕人展开却往往缺乏人本理念、人道情怀,压抑个人独立个性发育,这使情感教育更多强调情感的升华和规范,使其成为道德教育的有效手段,政治统治的有效工具,却忽略个体心灵成长精神完善自我实现,与现代人的需求有一定差距,目前情感教育的目标仍集中在培养优秀公民、合格人才,而不是把重心放在人自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上,过分功利化的目标使教育冷漠化,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仍未真正确立起来。 其次,情感教育方法不够科学。中国情感教育仍处于经验摸索积累阶段,多缺乏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最新成果的有力支持。情感教育本为心灵教育,却往往脱离人心,外在化、形式化、知识化甚至也套上应试教育的桎梏,如泛滥的艺术考级泯灭学生真正的艺术兴趣,标准化的答案替代了真实的感觉感受和细致的情感体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面神经减压术护理ppt.pptx
- 2025云南保山永昌康养旅居有限公司招聘11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件.pptx VIP
- 2025年中国鹦鹉养殖市场动态监测及竞争战略研究报告.docx VIP
- 2025年抖音内衣泳衣类目准入考试丨抖音内衣类目达人准入考试丨抖音报白考试题库.docx VIP
- 毕业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2课件.ppt VIP
- 服装厂缝纫机资料_JUKI缝纫机辅助器制作.pdf VIP
- 神经型布鲁菌病诊治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课件.pptx VIP
- 毕业设计(论文)大型锤式破碎机的设计.doc VIP
- ××工程电梯井基坑施工抽水专项施工方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