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探讨
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探讨
摘要:
文章回顾了前3代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列举了前3代移动通信遗留的问题。对下一代移动通信体制选择、物理层关键技术、网络全IP化与智能化、拓扑结构与网络整体规划等进行了综合分析。
关键词:
下一代移动通信;移动网络;自适应(动态)匹配;智能化
ABSTRACT:
Based on the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previous generations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and the summarization of their remaining problems, the paper giv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for the next-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 aspects of the system selection, key physical layer technologies, all-IP based and intelligentized mobile networks, topological architecture and overall network planning.
KEY WORDS:
Next-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Mobile network; Adaptive (dynamic) matching; Intelligentization
1 引言
尽管第3代移动通信(3G)市场前景还不明朗,但移动通信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无线数据经济(Wireless data economy )或无线互联经济已经初步显现,其中包括:DoCoMo在PDC(Personal Digital Cellular)网络中引入i-mode,在WCDMA网络中引入自由移动多媒体接入(FOMA)业务;韩国在cdma 2000上取得初步成功;GPRS正在欧洲和中国为3G热身。这些发展下一代移动通信的实践经验给我们以主要启示:
*9?S下一代移动通信研发要走市场驱动之路;
*9?S下一代移动通信要适应移动通信环境的特殊需求;
*9?S下一代移动通信核心网络要建立在支持移动IP、具有业务QoS保证的IPv6协议基础上;
*9?S下一代移动业务的主体将是移动因特网业务;
*9?S移动通信中需要什么样的多媒体业务还需更深入的调查研究;
*9?S下一代移动通信在应用、终端、使用成本、覆盖和漫游、网络的前后向兼容、网络速度和吞吐量等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平衡发展。
2 移动通信的基本特征
2.1 移动通信的特性
移动通信具有3个动态特性:
(1)信道的动态性
信道的动态性具体表现为传播的开放性,即无线信道都是基于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来实现信息传递的;信道参量变化的时变性,即移动信道是随参信道。
(2)用户的动态性
用户的动态性具体表现为接收环境的复杂性,接收环境包括市区、郊区与农村,室内和室外等;接收地点的随机可变性,用户可能处于各种移动速度状态。
(3)业务的动态性
业务的动态性具体表现为:用户可随机自由选择不同媒体的通信方式,各类用户不同媒体业务要求互不干扰,用户需要实现同时多接入。
2.2 移动通信的要求与任务
任何一种通信系统都以通信传输的3种指标: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来衡量,并进行不断优化。所谓有效性是一个数量指标,是指占用尽可能少的信道资源传送尽可能多的信源信息;可靠性是一个质量指标,是指抵抗各类在移动通信中的自然干扰,尤其是多址干扰的能力;安全性是指传输中的安全保密性能。移动通信的任务是在3个动态特性的条件下,满足与实现3项基本要求,并逐步达到系统优化。
2.3 移动通信的层次划分
完成移动通信的基本任务可以从物理层、网络层和整体规划层这3个不同层次来实现,并要求各层次间相互协同配合,最终实现整体优化。
(1)物理层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链路传输所有的基本硬件设备与相应软件算法。
(2)网络层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不同业务的初始建立过程,含寻呼与接续;提供业务通信的必要信令与协议的支持;提供对不同业务的QoS保证;提供全系统高层的无线资源管理与移动性管理。
(3)整体规划层
整体规划层的主要功能是从全网宏观角度给出网络最佳拓扑结构,给出网络整体规划与设计,逐步实现网络优化。
3 前3代移动通信回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现金盘点表(含备用金盘点模块).docx VIP
-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说课.pptx VIP
- 国际标准ISO56005《创新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指南》测试题(练习卷+12章节习题).docx
- (高清版)DB32∕T 3405-2018 生态修复型人工湿地中植物配置技术规程.pdf VIP
- JSZN2.2.2管道连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xls VIP
-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考核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榫卯结构科普课件PPT.pptx VIP
-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统编版).docx VIP
- 电力设备检修试验规程-广东电机工程学会高压专委会.pdf
- 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中国安装之星)评选办法.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