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边是的反思,一边是幸福
一边是的反思,一边是幸福
2011年度中国幸福小康指数:79.9
超过60%的人在2011年认为自己幸福。“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最影响公众幸福感提升,最具幸福感的职业是“公司/企业领导/管理人员”。小悦悦之死刺痛了国人心灵,“社会风气”对“公众城市幸福感”的影响力仅次于“经济发展水平”排名第二
2011年10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幸福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和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进行加权处理,得出2010~2011年度中国幸福小康指数为79.9,比上年提升0.4个百分点。幸福小康指数涉及到身心状况满意度、家庭生活满意度、社会关系满意度、生活质量满意度、社会环境满意度等各方面。
2011,你幸福吗?
这样的问题,不同国家的人们,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在深陷震灾的日本,一个住在安置点的老太太告诉中国记者,“海啸虽然来过,但樱花还是开了”。
在硝烟弥漫的利比亚,一张卡扎菲浑身是血、狼狈不堪的死亡照片,宣告利比亚结束了长达8个月的战争。但利比亚民族和解、民主进程的路依旧漫长。
在美国的金融中心,冲到华尔街的民众喊出了“We are the 99%”。
还有不堪骚乱的英国、洪水肆虐的泰国……
若是非要做一个横向比较,生活在中国的人们,是否会觉得相对幸福?
2011年10月,《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在全国展开的“2011中国人幸福感调查”得到了这样的数据:觉得现在“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参访者比例为60.2%。也就是说,超过60%的人,在2011年,感觉到了幸福。
本次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287个城市,参访者男、女比例为52%和48%,年龄介于20岁与60岁之间,涉及农民、公司职员、公务员、企业高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领导等十余种职业。为确保样本的代表性,调查利用NetTouch系统对参访者所在城市、性别、职业、收入等配额指标进行了后台控制,本次调查在95%的置信度水平上,可将估计误差控制在3.2%。
税感,是幸福感,还是痛苦感
“最影响公众幸福感提升的是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公众城市幸福感的最大因素”
今年最令中国人不幸福的,大概非税莫属。近几年,媒体和公众对“税”的关注,其广度、深度和热度远远超过以往。从个人所得税到车辆购置税、物业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等的关注,一直延伸到很多类似“馒头税”一样的“隐形税”是否被转嫁给消费者。有人说,中国已进入到“税感时代”。
今年9月,个税新法正式施行。而美国《福布斯》(Forbes)杂志两年前的“税负痛苦与改革指数”(2009 Tax Misery Reform Index)排行榜也再度盛传。在这个榜单上,中国大陆的税负痛苦指数高居第二位。这个两年前的榜单被再度热议,是因为那些被税负困扰的人们,在此时找到了一个有力的论据。
针对《福布斯》排行榜,《人民日报》采访的专家批驳说,《福布斯》将各个税种最高税率相加的算法很不科学,国际通用的税负考察方法是取一国税收总量与GDP的比值,即以“宏观税负”来衡量,如此计算,中国的税收负担并不很重。另一些专家则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税负多少,而在于人们通过缴税获得了什么样的公共服务。
其实“税感”是个中性词,可以是痛苦感,也可以是幸福感。这个新词的出现,体现了民众在通胀预期加剧、物价上涨的压力下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和焦虑,而这些都在考验着政府和官员们的执政理念与智慧。今天,我们不再仅仅停留在追问“我能少交多少税”,而是要进一步追问:我交的税花到什么地方去了?并且希望能够听到明晰清楚的回答――这是一个现代国家和政府必备的基本素质。
这样的观点,在本次《小康》调查中也获得了佐证。在选择“最影响公众幸福感提升的社会因素”时,排在第一位的,是认为“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影响了他们的幸福感(25.6%的参访者选择);而就“对于提升公众幸福感作用最大的五个因素”这个问题,参访者给出的答案,则依次是“提高工资水平”、“降低房价”、“提高医保水平”、“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和“改善城市环境”――公共服务水平依然是影响人们幸福感的重中之重。
当公共服务成了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之后,问题变得有点复杂,因为有专家进一步指出,民众倾向于从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感受公共服务水平,而政府将财政收入用于国防、经济建设和行政管理换来的益处却不易得到体认。仅凭可感知的公共服务收益判断是否幸福,似乎有失偏颇。
关于经济建设对幸福感的影响,人们其实并非缺少感知:本次《小康》调查显示,“经济发展水平”被44%的参访者选为“影响公众城市幸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