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刻拍案惊奇外形特征类名量词的研究.docVIP

二刻拍案惊奇外形特征类名量词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刻拍案惊奇外形特征类名量词的研究

二刻拍案惊奇外形特征类名量词的研究   摘 要:量词是汉藏语系语言的一大特色,近代汉语量词的研究有助于整个量词发展史的建立。本文在全面考察《二刻拍案惊奇》名量词的基础上,对其外形特征类名量词进行了语义特征分析,并与魏晋南北朝和现代汉语名量词相比较,举例说明量词在《二刻拍案惊奇》中的用法。   关键字:二刻拍案惊奇 语义 形状型 动状型      量词是汉藏语系的一大特色,是区别于印欧语系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目前,学术界对近代汉语量词的研究相对薄弱,这势必会影响完整的量词发展史的建立。《二刻拍案惊奇》(以下简称《二刻》)是明代凌?鞒醯淖髌罚?是拟话本,具有很强的口语性,是近代汉语的重要语料,但目前学术界对《二刻》语言的研究关注不够。本文在全面考察《二刻》名量词的基础上,结合《二刻》名量词的语义特征,把其外形特征类名量词分为两类,即形状型名量词和动状型名量词,并与魏晋南北朝和现代汉语中的名量词相比较,举例说明其在《二刻》中的用法。      一、形状型名量词      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事物总要呈现出一定的形状,如大小、长短、宽窄、平铺或叠加等等。一部分量词的语义中含有[+形状]这一语义成分,当人们感受到客观事物的具体形状时,便用具有此形状语义成分的量词来计量。因此,用外形特征类量词计量事物时,量词的词汇意义还很明显。   这类量词都是由名词发展而来的,当它虚化为量词时就可以计量一系列与这个名词有相似外形的事物。《二刻》的名量词按其所量名词的形状特征主要分为点、线、面三类:   点状:点、颗、粒、滴、丸、枚   线状:线、条、枝、根、棵、株、管、股、行、缕、炷、道   面状:面、片、张、扇、幅、层、叶   此外还有带状(带)、钩状(钩)、朵状(朵)、块状(块)、角状(角)、弯状(弯)等。下面结合《二刻》的语言材料来考察其形状型部分量词。   枚:   “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一度是个非常活跃的个体量词,它的使用频率较高,可量范围较广,但“枚”却是个生命力不强的量词。随着名量词数量的不断增加,量词分工的逐渐明确,“枚”的地位逐渐被其它量词所取代。发展到《二刻》时,“枚”的使用频率已经大大降低,所计量的范围也大大的受限制了。《二刻》中“枚”做名量词计量“梨、黄柑、鸡子、大枣”,从形状上来看,都是小而圆的物体,如:   俊卿开看,乃是南充黄柑,顺庆紫梨,各十来枚。(17)   此日早起,老姥又来,手中将着四枚剥净的熟鸡子。(17)   道士袖里模出大梨一颗、大枣数枚。(24)   现代汉语中“枚”还可以计量弹药和硬币,如:一枚导弹、一枚硬币。现代汉语中不少用“枚”的地方也可以用其他专用量词或通用量词“个”替换。但使用“枚”会产生庄重的语体色彩,通常用在书面语中。   粒:   “粒”的本义是“米粒”,在《二刻》中可以计量粮食,如:   瓶无一粒栗,如何过得日子?(24)   也可以进一步泛化,计量“圆而小”的东西,如:   (帽子)当面前一粒猫儿眼宝石,睛光闪烁。(5)   甚至可以计量抽象化的事物,表示“极小的量”,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如:   世间万物各有主,一粒一毫君莫取。(15)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粒”还只能计量“谷粟”一类的东西,“粒”的泛化用法还不多见。《二刻》中“粒”的用法已与现代汉语中用法无太大差异。   枝:   “枝”的本义是树枝,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可以计量植物或枝形之物,但最常见的还是计量“灯”,如:   石虎正会,殿前设百二十枝灯,以铁为足。(邺中记)   《二刻》中“枝”继承了南北朝时期的用法,但有所不同。《二刻》中“枝”可以计量“竹签、箭、木头、带枝的花朵”,这与“枝”的本义有关,如:   就画一枝梅花在壁上。(39)   叫些匠人把几枝木头,将屋梁支架起来。(13)   也可以计量枝形之物“笔”,如:   将出洒墨玉笔管一枝,送与孟沂。(17)   还可以计量蜡烛,没有直接计量灯的用例。如:   桌上明晃晃点着一枝高烛,中间放下酒?}一架,一个骰盆。(8)   《二刻》中“枝”的用法已和现代汉语中“枝”的用法无大差异。   张:   “张”的本义是“把弓张开”,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用来计量乐器和武器,有时也可以计量纸张。在《二刻》中“张”的用法得到了继承,可以计量“弓”,这和它的本义有关;把弓张开能成为一个平面,因此引申后也可以计量纸,扩展开来,还可以计量纸制品,如“密票、朱票、茶券子、茶引、文书、牒文、榜文”等等。如:   买下好马一二十匹,好弓三四十张。(22)   拾得一张故纸。(1)   太守问得明白,出堂去签了一张密票。(7)   除此之外,一切有“面”的物体都可以用“张”来计量,如“桌子、几、椅子、床、荷叶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