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内外城市综合管廊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国内外城市综合管廊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摘要: 城市综合管廊可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提升城市安全运转品质,提高城市防灾抗灾能力,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创造城市和谐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综合管廊进行归纳总结,针对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未来发展的对策。
Abstract: Urban utility tunnel can make full use o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rban safety operation, improve the citys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silience, improve the urban traffic situation, create a harmonious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mprehensive corridor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cities,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urban utility tunnel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urban utility tunnel.
关键词: 综合管廊;现状;问题;对策
Key words: urban utility tunnel;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TU9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3-0103-03
0 引言
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现代化、科技化、集约化的标志和发展趋势。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可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提升城市安全运转品质,提高城市防灾抗灾能力,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创造城市和谐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1]。近年来,国务院、住建部、财政部和发改委等先后多次发布关于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公告,表明国家对综合管廊建设的关切。2016年,全国完成了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的工作部署。2017年,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持续提升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再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的工作部署。因此,2017年,中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将进入关键期。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研究目前综合管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有利于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拉动社会资本投入、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
1 国内外综合管廊发展现状
1.1 国外综合管廊建设的现状
1.1.1 欧洲 综合管廊建设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833年,法国巴黎建设了第一条综合管廊,至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发展历程,继法国建设第一条综合管廊后,英国、西班牙、日本等国家陆续开始着手规划、建设综合管廊。以法国、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政府财政实力相对较强,综合管廊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完全由政府出资建设,建成后通过收取租金的形式供各管线单位使用,但租金的标准并没有统一制定,每年的租金由市议会依据实际运营情况讨论后决定收费标准,这一分摊方式也与欧洲国家实行民主机制制度有关,充分发挥了公众意愿制定公共产品价格的特点。同时,这些国家将综合管廊建设列入国家相关法律,其中对于已经建有综合管廊的地区,强制要求能入廊的管线不能再单独采用直埋的方式敷设,必须进入管廊内,从而确保了综合管廊的使用率,真正发挥综合管廊的经济效益[2]。
1.1.2 日本 日本是亚洲地区最早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国家,于1926年修建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目前全日本建成的地下综合管廊已达到1100公里,基本覆?w主要城市建设密集地区,已经成为世界上地下综合管廊规划最完整、法规最完善、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其研究、改良和实践地下综合管廊的经验已成为国外发达城市市政管理现代化的标志。东京都的中心城区已规划建成200多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成为世界上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最长的城市。其综合管廊的规划的必要标准条件是人口密度大,而且随着城市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