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教学的策略的探讨.doc

大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教学的策略的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教学的策略的探讨

大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教学的策略的探讨   摘 要:文言文是大学语文课程中很重要的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作为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之一的大学语文精品课程项目建设的阶段性成果,探讨了大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认为可以采用以演促学、调序顺学、设境导学、换位悟学、以赛竞学等五种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对于文言文篇目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语文 文言文 教学策略   引言   在大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文言文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它还可以增强学习者遣词造句、阅读以及写作能力,提升文学修养,提高文化品位。   正是因为文言文的作用如此巨大,在编写大学语文教材时应十分重视文言文篇目的选择,然而现代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现状又是什么样的呢?   一、文言文的教学现状   (一)学生“三怕”   要了解文言文的教学现状,最有发言权的是学生。笔者在所在学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班级中做过一个调查,三个班121名同学,明确表示喜欢文言文的有5人,占4.1%,表示不喜欢但要学习的19人,占15.6%,明确表示不喜欢但因要考而不得不学的97人,占80.3%。笔者在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有“三怕”。一怕,怕听,也就是怕听老师枯燥的讲解。二怕,怕记,即怕记文言文中出现的各种句式、文言现象以及文中许许多多的实词虚词。三怕,怕背,选入课本中的文言文,几乎都是文言文中的精华,因此大都要求学生背诵,然因文章篇幅较长及背诵方法不当,或由于学生不理解,往往背了后面忘了前面,久而久之,学生就出现了“厌背”的心理。   (二)教师“三讲”   与学生的三怕相对应的就是教师的“三讲”。一讲,逐字逐句地讲。古人使用的语言与今天的语言毕竟不同,教师担心学生不理解,于是每教授一篇文言文,都要从头到尾一个字一个词地讲给学生听。二讲,面面俱到地讲。从作者、课文内容到文章的结构特点、艺术特色无一不在老师的舌头上。三讲,即教师满堂满堂地讲。一篇课文的课时毕竟有限,教师逐字逐句、面面俱到地讲的结果只能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俗称“满堂灌”。教师以为通过这“三讲”,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然而实际的效果又是怎样的呢?   (三)实际效果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大纲》规定,文言文教学要达到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有一定难度的文言文”。如今,是否真正达到了这一目标呢?从学生的期末测试成绩来看,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并不尽如人意。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的得分率普遍在50%以下。   教师的“三讲”,除了使学生出现“三怕”的“症状”外,还让学生害上了“依赖病”,这样效果又何从谈起。笔者曾亲历过这样几个实例:实例一,韩愈的散文名篇《师说》,短短几百字,学生背了一个星期,竟然还磕磕绊绊,问及原因,学生说不理解,再问教师,教师说课堂上什么都讲了。实例二:教师在课堂上,唾液四射,讲得口干舌燥,反复重申《鸿门宴》中“若属皆且为所虏矣”为判断句式,然而在第二天的测试中,43名学生只有5名学生正确回答出该句为判断句。实例三,笔者与一个学生聊天,问他上文言文之前怎样预习,他回答大部分学生都不预习,问及原因,他说老师上课时会讲的。笔者骇然,并深感文言文的教学走入了误区,这种现状非改变不可。那么文言文教学的出路在哪里呢?   二、教学策略   改变文言文的教学现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贯彻教学新理念,关键是改变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串讲加分析、面面俱到的“满堂灌”的授课方式,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种策略着手:   (一)以演促学   以演促学,即针对情节性较强的文章,以排演课本剧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一策略的理论根据是“角色”理论。角色理论认为,社会中的人是它所扮演的各种角色的总和,一个人就是通过扮演各种角色来了解和体验各种不同的行为习惯和规范。同理,一个学生也可以通过扮演文本中的角色来理解文本的内容。角色扮演一般包括对于角色的认知与角色的实践两个环节。角色认知是扮演者对所扮演角色的认识和理解,角色实践则是扮演者在一定的情景下扮演角色的实际体验过程。在这样两个相辅相成的环节中,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同时,十八九岁,正是不安于枯燥的说教、渴望创新的年龄,是创造力旺盛、表现力很丰富的年龄,以演促学的策略也适应了这一年龄特点。学生很热衷于搞活动,教师就可以把文言文的教学也纳入到活动中来。这种方法适用于情节性较强的文章,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雀东南飞》,笔者就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自己读课文,并尝试把文章内容分别改编成古装剧和现代剧,结果学生全部都动起来了:当导演的研究课文以求剪裁得当;做演员的揣摩人物的语言、性格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