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龄前儿童文学作品象声词的研究
学龄前儿童文学作品象声词的研究
摘要:学龄前儿童文学接受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阅读方式的特殊性,往往诉诸于听觉系统。由此,象声词大量使用,极具研究价值。本文基于自建的学龄前儿童文学语料库,分别从象声词的语音结构类型、语义特征和语法功能三方面,对学龄前儿童文学作品中的象声词进行了系统研究,挖掘出学龄前儿童文学作品中象声词的一般和特殊用法,供儿童文学创作者借鉴。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文学;象声词;语音结构类型;语义特征;语法功能
学龄前儿童文学接受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文学性质的特殊性。学龄前儿童的第二信号系统不够发达,其思维方式表现为形象性和直观性,这给学前儿童文学提出了有别于成人文学的特殊要求,尤其表现在语言形式方面。
孙云凤,王晓芬(2013)明确指出:“学前儿童文学是语言艺术,无论它是以文字或图画形式出现,一般都需要通过成人的转述,口耳相传,诉诸幼儿的听觉,因此,幼儿主要通过‘听’来接受,这决定了学前儿童文学必须是明白易懂的口语文学。”也就是说,学前儿童主要通过“听觉”来获取信息,这就对学前儿童文学在“声音”方面提出一定要求。为了增加学前儿童文学的“可听性”,离不开各具特色的“象声词”的使用。这些“象声词”灵动悦耳,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营造了一个童趣盎然的美学世界。
国内有关象声词性质、词性、归属、词法功能和修辞功能等的本体理论研究较为充分,可是,针对学龄前儿童文学作品中的象声词研究却鲜有涉及。为此,我们学龄前儿童文学研究小组决定尝试探索。为了提升研究语料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研究小组历时一年多分别从权威专家推荐篇目(《分级阅读手册》)、经典儿童文学期刊(《婴儿画报》和《幼儿画报》)、幼儿园教材和市场图书四个层面分别筛选语料文本,自建了“学龄前儿童文学语料库”(共223,013字)①,以下结论全部基于该语料库的统计分析。
一、学龄前儿童文学象声词语音结构类型
象声词又叫拟声词,顾名思义,就是指模拟现实世界中各种声音的词类。象声词模拟的对象有人,也有物。学前儿童文学多以童话故事为主,大量使用了拟人化手法,故本文不再区分“拟人象声词”和“拟物象声词”,合并在一起分析。
我们在语料库共检索到象声词用例1731例,所有用例按音节数目可划分为四类。
(一)单音节象声词
单音节象声词是指由一个音节组成的象声词。这类象声词词形短小,用法灵活,语料库共检索到845例(占总用例48.8%),具体包括:
呸 哦 嘿 噢 唉 咦 哇 唉 哼 哗 咚 噗 呼 嗖 嘎 呱 嘟
呜 哒 刷 唰 哔 嗒 嘘 哈 蹭(噌)叭(啪)砰(怦)
其中,用例排在前五位的象声词(降序)有:哈、呼、哇、哦、咦。可见,多与“人”的语气表达有关。学前儿童文学作品以人物或拟人化的动物的语言描写和动词描写为主,使得“拟人象声词”占据绝对优势。
(二)双音节象声词
双音节象声词是指由两个音节组成的象声词。这类象声词词形加长,描摹能力增强,语义表现力大幅提高,语料用例也比较高,共检索到700例(占总用例40.4%),有两种类型,如下:
1.AA式:嘻嘻 嗯嗯 嘿嘿 哇哇 呵呵 呜呜 啧啧 吱吱 咯咯 哗哗
哈哈 汪汪 啪啪 嘎嘎 呱呱 沙沙 咕咕 叽叽 嘟嘟 喵喵
突突 嗡嗡 叭叭 砰砰(怦怦)
2.AB式:哎呀 啊哈 扑哧 哇哦 哎呜 阿嚏 吸溜 轰隆 咔嚓 刺啦
咕咚 啊呜 呼哧 咕噜 哧溜 扑通 哗啦 啪嗒 咔嗒 呼啦
滴答 叮咚 啁啾 嗨哟 噼啪 哎(唉)哟
其中,AA式弥补了单音节象声词过于短促的缺点,使得听觉信息在时间的维度上得以延长,有助于学前儿童捕捉和理解语音信息,故而使用频率较高,共有398例,占双音节象声词总用例56.9%。AB式象声词描摹能力较AA式增强,比如:刺啦、滴答、噼啪等,用法更加多样化,使用比率与AA式基本相当。
(三)三音节象声词
三音节象声词是指由三个音节组成的象声词,语料库共检索到137例(占总用例7.9%),有四种类型,如下:
1.AAA式:呃呃呃 咯咯咯 吱吱吱 呼呼呼 汪汪汪 当当当 哗哗哗 喔喔喔
咚咚咚 刷刷刷 嘎嘎嘎 呱呱呱 淙淙淙 咕咕咕 嘀嘀嘀 沙沙沙
2.ABB式:哎呀呀 轰隆隆 咯嘣嘣 咕噜噜 咕嘟嘟 哇哈哈
3.AAB式:滴滴答 咯咯哒
4.ABC式:咕儿呱 其中,AAA式有101例,占三音节象声词用例的73.7%;ABB式只有25例,占三音节象声词用例的18.2%;AAB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