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模式初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模式初探

安徽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模式初探   摘要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丰富旅游资源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分析了安徽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安徽乡村旅游可开发的模式,并提出了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原则,以期为促进安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优势;原则;安徽省      乡村生态旅游是基于生态理念所提出的一种乡村旅游活动,是以乡村为背景,以乡村景观为吸引物,并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观光行为,主要通过对环境的保护达到使当地的生态和人口得以持续发展的目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乡村旅游开发的热浪,出现了各种形式的乡村生态旅游。安徽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本文就此做出讨论,以达到笔者抛砖引玉之意图。      1安徽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优势      并非所有乡村都适合开发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以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特色鲜明、邻近大城市的地区为宜。另外,还要考虑该地是否可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以下将从资源条件、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政策条件四个方面对安徽乡村的特点加以分析。   1.1丰富多彩的乡村资源是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基础   山乡云雾缭绕,山青林美,如闻名世界的旅游风景区黄山等;水乡烟波浩渺,白帆点点,如安徽省最大的人工湖――太平湖,中国的第五大淡水湖――巢湖等;还有美丽的田园风光、风格独特的古民居、丰富的文化遗产、古老朴实而神奇的乡村文化艺术、风味独特的乡村食品特产、工艺精湛的工艺品等,这些都是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基础。   1.2便捷的区位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安徽地处华东腹地,是我国南北、东西部地区连接的必经之路,公路、铁路、航空、水运是运输经济的四大金刚。首先,安徽拥有合肥、黄山、安庆和阜阳机场,还有芜湖、蚌埠的军民合用机场;其次,铁路是目前中国人才流、信息流、资本流和物资流最聚积的通道,安徽的铁路交通发达,拥有京沪、京九、陇海等国家铁路干线,同时还有淮南、合九、皖赣、宣杭、宁铜、阜淮等支线,铁路长度在华东地区名列前茅;再次,穿越安徽境内的国道有105、205、206、318等多条交通要道。可见,安徽地区交通四通八达,可进入性好。   1.3欠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安徽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又一有利条件   安徽是中国“不东不西”的地区。在中国国内的区位定位中一直处于尴尬徘徊的状况:在改革开放前,安徽由于濒临大海,容易受到外来侵略的攻击,安徽被化为“沿海”省份,国家的很多大型工业项目难以在安徽落户;在1979年以后,中国在国际上的外交环境好转,走向开放,但令人遗憾的是安徽在国家的区位定义上竟然被化成“内陆”省份,这样国家很多的政策安徽又不能享受,又一次丧失了发展和崛起的机遇;在21世纪国家提出西部开发的政策后安徽再一次面临着尴尬,安徽不是西部地区,很多政策上的优惠安徽又一次不能享受。正因为此,安徽的乡村鲜有外来者的足迹,使安徽的乡村地区保存完好,乡土气息浓郁,适合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1.4适时优惠的政策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旅游业的发展与其他任何行业一样,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近年来,国家旅游局已提出了振奋人心的口号,如2006年“中国乡村游”,其主题口号是“新农村、新领域、新体验、新风尚”,2007年“和谐城乡游”等。为实现旅游率先崛起,安徽编制了赶超性的《安徽省“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围绕着“建设旅游大省并向旅游强省推进”总目标,创造性地把安徽按方位区分的旅游传统格局变为三大板块,即“大皖南国际旅游区”、“泛巢湖国家旅游区”和“新皖北区域旅游区”,对全省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地整合。      2安徽乡村旅游可开发的模式      2.1城市带动型   乡村旅游的客源主要是城镇居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短期旅游,时间一般安排在周末。因此,地处大城市附近、交通便利的乡村旅游正好能够迎合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需求。这类产品主要以“农家乐”、“渔家乐”、“山里人家”等为代表。如合铜黄高速沿线城市合肥、黄山、池州、铜陵、安庆、巢湖六市可联合开发共同的客源市场,共同设计旅游线路,实现无障碍旅游。此外,合肥正在酝酿与周边地区建立“一小时旅游圈”、“二小时旅游圈”和“三小时旅游圈”,加大与城市、景区之间的联合。   2.2景区带动型   这种类型的乡村旅游,主要是借助著名景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来发展旅游,以景区的游客作为主要的客源市场,以满足游客求异、求乐等更多的需求。如黄山是世界著名的景区之一,九华山、天柱山、黟县古民居等在国内外均有较高的知名度,这些著名景区可带动周边乡村旅游的发展,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