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院林地森林防火设施的规划的设计的探讨
学院林地森林防火设施的规划的设计的探讨
摘 要 森林资源要彻底杜绝森林火灾的发生是相当困难的,但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可以防患于未然。学院林地有蓄水池、?t望台、防火线、防火沟、林区道路和防火执勤点等防火设施,但这些防火设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应进行整改,才能更好地发挥预防森林火灾的作用。
关键词 有效规划;防火设施;森林火灾
中图分类号:S7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7.056
森林资源不仅能提供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的木材及林副产品,而且能保持生态平衡。但森林火灾会给森林带来严重危害,给人类的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 学院林地基本情况
1.1 地理位置
位于昆明市盘龙区金殿1号,东经102°10’~103°40’,
北纬24°23’~26°22’,在我国西南部,云贵高原中部,海拔在2 000 m以上。
1.2 气候条件
学院后山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地形高差较大,在气候上存在着明显的垂直差异和水平差异,最高气温在27 ℃,最低气温在10 ℃,气候温暖湿润,全年降水量在103 mm,全年晴天较多,日照数年平均2 445.6 h。
1.3 土壤情况
学院林地土壤主要是红壤,由于是针阔叶树种混交,土壤酸碱度适中。
1.4 森林概况
学院林地属于人工林,主要用途是学院林学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面积为27 hm2,主要树种有云南松、华山松、桉树、滇油杉、栓皮栎和黑荆树等。郁闭度在0.7左右,林中疏密程度有差异,分布不均匀。
1.5 交通情况
交通比较便利,林中有可以让车通过的土路,山下有四通八达的公路。林中的土路主要穿?^栓皮栎与云南松混交林、滇油杉与云南松混交林、滇油杉林、云南松林、柏树林、?\荆树林和栓皮栎林等林分。
2 防火设施的重要性
学院林场是重要的水源林涵养,学生实习的主要场所。林地东部与其他林区相连,还有居民区;林场与云南野生动物园仅一条防火带相隔,林地西部是学校,还有高天流云小区,如果发生森林火灾,后果不堪设想[1]。
3 学院林地森林防火设施的情况分析
3.1 防火设施情况
学院林地南边是金殿水库,是一条天然的防火隔离带;林场的东部仅有一条公路,动物园与林场中也有一条防火隔离带,学校与林场中间有防火沟[2]。林区内有土路、蓄水池、?t望台和防火执勤点等。
林区公路不仅方便地面防火巡逻,还可以起到隔离带的作用。在发生森林火灾的情况下,可以及时运送扑火队员和扑火物资。
3.2 植被条件
学院林地主要是以针阔叶混交林为主,也有纯黑荆树林、滇油杉林、纯云南松林,其中混交林地,如栓皮栎与云南松混交林地段防火能力较强,而其他地段相对较弱,应该加强防范。针阔混交林湿度大,地被植物较稀少,抗火性强;在林场边缘是针阔混交林,可以作为防火带。
3.3 防火情况
林地入口处有护林员检查登记,并禁止携带火种进林区;有防火执勤点,山顶有?t望台,在?t望台边还有一个防火蓄水池,长4 m,宽2 m,高1.5 m,是最早的防火设施。森林火险期有护林员巡逻和多种方式宣传有关森林防火的相关知识;在人群出入频繁的地方有宣传标语和广告牌。
4 学院林地防火措施规划设计
4.1 存在问题
经过对学院林地的踏查,发现防火沟枯枝落叶杂物多,部分防火沟已消失,防火沟的位置已经长出了乔木、许多地被植物;防火线宽度不够,被杂草覆盖,部分地段防火线上出现了房屋等与防火不相关的设施,林区公路建设不规范,缺少生土带,防火林带、林区道路的修建。
4.2 规划设计
林火隔离设施是将防火线、生土带、防火沟、防火林带及林区道路等设置成网状,以阻止林火蔓延的设施。可以利用公路、铁路、河流、湖泊、水库、水塘、沼泽地、农田等作为林火阻隔的设施。因此,必须对学院后山的防火线、生土带、防火沟、林区公路进行整改,才能达到预防森林火灾的目的[3]。
一是防火线是在林区开辟出来的带状无林地。开设原则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结合道路、林道及林斑线等进行开辟,可以节省投资、尽量开设在山脊或地势平缓、土质贫瘠、地被物少、林木稀疏地带,要与主风向垂直,火源多或林火容易蔓延的地方防火线要相应增加。
防火线的宽度要根据地形、可燃物状况而定。陡坡、阳坡、杂草多、植被高的地带,防火线应加宽。为防止树冠火的蔓延,防火线的宽度一般为树高的1.5~2.0倍。学院林地的防火线上有许多地方不严谨,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改造,要对防火线的宽度,清洁程度进行修理。
二是生土带是经过翻耕的土壤带,可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