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的思考
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的思考
摘要本文从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出发,提出了短期计划与长远规划两者结合,是解决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hinking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usic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of China Country
WANG Lianyue, CAO Min
(Hebei Wom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ical, Shijiazhuang, Hebei 056900)
Abstract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usic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of China country,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opinion that it is an effect method that combining the short-term plans and long-term plans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music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Key words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music education
据有关报刊报导:全国普通中学、小学及幼儿园共计111万所,但全部包括兼职在内的音乐教师只有41万,其中专科以上学历的教师约占五分之一,共缺少60余万人。由此可见中小学音乐教师缺口很大。而有关资料表明,80%的村级小学实行包班制,根本就没有专职音乐教师。96%的村级小学连一架破旧的风琴也没有,传统的民族乐器在农村也实属难见。少数有音乐课的小学也是“走过场”式教学,质量不高,不能算是从事正常的音乐教学活动,尽管中学的情况稍好于小学,但距《大纲》要求也相距甚远。因此,加强和改善农村中小学音乐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水平,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活动,对于儿童智力的开发、良好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培养以及儿童性情的陶冶关系重大。原国家教委领导何东昌同志曾说过:“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缺乏美育的教育,人就形成不了完美的人格”。而音乐教育则是美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通过审美的活动去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音乐教育还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音乐教育是全民的教育,它需要整个社会的关心与支持。现在世界上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音乐教育,而我国与之相比,相差甚远。从某种意义上讲,艺术欣赏水平的高低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的高低。我国农村中小学所占比例比城市大得多,所以,要想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国民文化素质,就必须重视广大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工作。
近些年来,党和政府投入了很大资金进行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各类高等院校及高职院校纷纷成立了音乐系,使中小学音乐教师来源增加,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忽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结果,使音乐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薄弱地位在短期内还得不到根本改变。由于市场经济的变革、学生自主择业观念的增强,使中小学音乐师资在部分地区的紧缺状况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有所加剧,而农村及边远地区的音乐教育缺乏师资、器材的现状根本没有改观。这就给我们的音乐教育界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培养的人才是为谁服务的?应当怎样培养人才?过去我们在培养人才的方式方法上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改进?
为什么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经济异常困难、人民生活相当艰苦的时期,那么多有志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奔赴农村教育第一线,如河北省遵化市全国“十杰”教师吴国珍长期扎根边缘农村小学几十年如一日,教书育人,甘于奉献、勇于吃苦,不计个人得失;又如:吉林省永吉县全国模范教师林占春扎根偏僻山村小学,在艰苦的环境下,二十八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从事着最基础的教学工作……,而在新时期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办学条件明显好转的今天,却出现农村及边远地区条件艰苦的学校无人教授音乐课的局面,这不能不说与这一时期忽视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及农村、边远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等是紧密相关的。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求我们的政府在加快农村和边远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下,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弘扬正气,从政治思想教育和改善办学条件两方面入手,下大力气尽快改变农村和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