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代城市滨河景观的规划探析
当代城市滨河景观的规划探析
摘要在分析滨河景观在现代城市中的功能与地位的基础上,以扬州市扬城西路总体规划为例,探析了当代城市滨河景观的规划方法,以为城市滨河景观的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当代城市;滨河景观;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10-0212-02
当代城市滨河地带是城市生态最为重要的地区之一,是一个多元的人工生态系统。滨水地带的土壤、水体、植被、动物等自然生态因子,以及促进滨水生态平衡的方式都将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由于人们生来就有亲水的爱好,再加上河流旁开阔的视野、自然的气息和方便的交通条件,滨河区成为城市居民最愿意集聚的场所。滨河景观设计兼顾人、水、岸、建筑之间的复杂关系,妥善处理个体和群体的利益冲突,成为城市地标和令人向往的和谐场所。该文以扬州市扬城西路总体规划为例,探析当代城市滨河景观的规划方法[1]。
1项目背景与现状分析
该设计为扬城西路周边的滨水绿地景观设计,主要为周边居住市民和来往行人服务使用,努力创造舒适、倾心、安全、健康、平衡的生态景观环境,以不同的手法创造“一步一景”,使设计地集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净化于一体,充分展示景观新形象。其周边环境具体如下:方案设计区域面积为30 740.7 m2,扬州市扬城西路的道路景观紧靠河流,地势优越,全长大约625.9 m,道路西面为一条带状河流,东西向周边均有居住区,主要功能除了美化道路景观,还可作为周边居民平时休息娱乐的理想场所。
结合实际调查,项目区的现状具有以下特点(图1):一是优点:①基地内土质较好,对植物生长有利;②基地内紧靠河道,有利于做滨水景观;③基地内现有构筑物较少,有利于做景观设计。二是缺点:①基地范围基本没有绿化层次,植被较为单一,可供实际利用的植物很少;②局部地块竖向高差较大,将地块整平时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开挖、填充土方;③局部地块表土大量裸露。
2方案构思
以水为魂,以绿为脉,充分考虑阳光、林地、草坪、水面、场地等主要构景要素的综合配置,以自然、浪漫主义的设计理念,以传统结合现代的景观表现手法,以生态景观的设计要求,营造出舒适、雅致、惬意、休闲的空间氛围。将小区景观与道路景观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居住区生活质量,创造出优美的道路滨水景观[2]。
设计主次分明,注重景观的层次;点、线、面结合,注重景观的整体性、可参与性及可实施性。
3方案整体结构分析
3.1静谧流动――云卷云舒、暗香浮动
如图2所示,入口采用对外展开的模纹,大气而又朴实,表达了对外界的欢迎之意,接着采用流动的模纹色带,收放有序,挥洒自如,热情洋溢,轻松自如。植物主要选用了香花树种,如香花槐、桂花、腊梅、白兰、瑞香、栀子等,微风吹来,暗香袭袭,让人顿感舒适、轻松。此外,还可使用棕榈等特色树种。
3.2闲情雅致――花步小筑、九曲缘溪
该场地主要是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交流的轻松环境。半圆形廊架、亲水亭,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半开放的、安全的交流、休憩空间。场地以曲折鹅卵石路径穿插而过,做流水之意,别有情趣。植物以观花树种为主,如琼花、紫薇、樱花、鸢尾、月季、美人蕉等,增添花间游步之意。
3.3生态人文――休闲与娱乐并存,传统与现代呼应
该段为小区与此景观带沟通的一个交汇区域,人流量大,因此该段将是人流集散休闲、文化展示与交流的重点区域,主要以硬质铺装为主,承载大量人群。在造景上采用现代气息浓重的张拉膜亭和体现传统文化的弧形浮雕景墙。铺装色调在追求协调的基础上寻求变化,材质在硬质上追求柔和,充分缓解人们紧张的精神压力。植物多选大乔木为主,配以散植的花灌木、湖石,更增添一份野趣,充分体现生态之意。
3.4诗意聚居――拂影邀月、古木交柯、断垣残雪
该段进行了大面积的地形处理,植以密林,配置几株古树名木树种。景墙采用江南园林建筑样式,粉墙黛瓦、小家碧玉。再取断垣残雪之意,人工将景墙做成残缺之状,似有饱经风霜之感、怀古忆今之意。此外,夜晚树影浓密,透着月光斑驳的洒在粉墙上,若隐若现,疏影横斜,更添一番情致。植物多选大乔木和秋色叶树种为主,点缀几株古树名木。如银杏、红枫、鸡爪槭、梅花、海棠、雪松、竹等。
4植物景观设计
在植物配植上,充分考虑该地土壤特点、植物四季季相更替和色彩搭配,以使在不同的季节形成不同的景致,同时形成稳定、自然的生态植物群落[3]。春:樱花、琼花、、紫荆、海棠花;春观花植被:月季、连翘、迎春花、春鹃;夏:广玉兰、紫薇、夹竹桃;夏观花植被:栀子、月季、金丝桃;秋:桂花、凤尾兰;秋观花植被:月季;秋观叶树种:红枫、银杏、栾树;冬:腊梅、茶梅;冬观花植被:茶梅、迎春。
在满足周边居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