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彝良县柑橘大小实蝇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的探讨
彝良县柑橘大小实蝇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的探讨
摘 要 近10 a来,彝良柑橘的虫果率不断上升,根据2009年以来的调查结果显示,多数果园达30%~40%,部分甚至高达60%~80%,给生产形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为经济、安全、简便、有效地控制柑橘大小实蝇的发生为害,促进柑橘产业发展,自2010年以来,对柑橘大小实蝇发生规律和绿色防控技术进行研究探讨,认为在加强果园管理,做好修剪,清洁果园的基础上,开展以诱杀成虫为主,捡除虫果为辅,并因地制宜地实施地面封杀、翻耕灭蛹相结合的绿色防控技术,对控制柑橘实蝇为害,具有明显的效果。2010-2014年的试验及示范推广结果,取得平均每公顷新增产出5 400 kg,新增产值2.16万元(4元/kg)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推广应用还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对实现农药化肥零增长,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柑橘;果实蝇;发生规律;绿色防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6.661.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8.012
1 概述
1.1 彝良县地理与气候概况
彝良地处昭通市中东部,云贵川三省交界的乌蒙山区,海拔最低点仅520 m,最高处达2 780 m,平均1 500 m,立体气候明显,年均气温9~17 ℃,年均降水560~1 200 mm,相对湿度72%,年均日照900~1 400 h,≥10 ℃积温5 331.7 ℃,雨热同期,光热资源丰富。
1.2 彝良县柑橘生产基础与现状
柑橘是彝良的重要经济作物,目前已种面积近2 000 hm2,其中挂果1 400 hm2,年产值3 750万元(4元/kg),在河谷区群众的经济收入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彝良县适宜种植橘柑区域近0.67万hm2,遍及十余个乡镇的江边河谷,目前成园栽培的主要有牛街、柳溪、洛旺、角奎和洛泽河五个乡镇,这五乡镇年均温9~17 ℃,年降水600~1 200 mm。30多年来,彝良柑橘生产由小到大,由盛到衰,自新千年以来,柑橘大小实蝇发生猖獗,导致667 m2产值急剧下降,农户无心管理,出现了部分农户开始砍伐果树的现象,对产业构成严重威胁[1]。
2 柑橘大小实蝇发生规律
柑橘大小实蝇是柑橘上的一种主要害虫,主要通过幼虫在果内蛀食果肉为害[2]。通过几年田间的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大、小实蝇的生物学特性和为害情况都比较接近:一是成虫多在上午羽化,羽化期长,并喜在晴天午后活动,喜吸食酸甜食物,且比较喜欢阴蔽环境;二是飞翔能力较强,羽化期较长;三是都有一个产卵前期;四是幼虫均在浅土层中化蛹;五是幼虫在果瓤内蛀食,破坏瓤囊,造成柑橘果实的局部或全部腐烂并成为糊状,形成蛆柑,有腥臭味不能食用,蛆柑常未熟先黄,黄中带红,而且易脱落,一般在9月中旬开始落果,10月初落果较多。
2.1 柑橘大实蝇
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土内越冬,少数幼虫及蛹能够在果中越冬,次年4月底-5月初开始羽化,5月中下旬达到羽化盛期,一般在上午羽化,羽化后成虫先在土上爬行,待翅干后,展翅飞至附近的林园,成虫需要补充营养,成虫寿命8~40 d,一般在晴天中午活动和交配比较旺盛,每雌能够产卵150粒左右,产卵期主要在6-7月,卵块孵化期从7月底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初,10月中下旬大量虫果开始脱落,随后,幼虫便逐渐离果落入土中化蛹越冬,老熟幼虫入土深度为3~5 cm。
2.2 柑橘小实蝇
柑橘小实蝇食性较杂,除柑橘外还危害桃李等,每年发生3代,无严格的越冬过程,世代交替,成虫在早晨羽化的居多,夜间交配。羽化盛期在7-9月,每雌可产卵200~400粒,长椭圆形,长1.0~1.5 mm,宽约0.1 mm,卵历期1~2 d,雌虫将卵产于果实的果皮内,每孔5~8粒。幼虫孵化后即在果实内取食,幼虫期10~15 d,3龄期食量最大,危害最严重[3]。幼虫老熟后脱果入土化蛹,幼虫入土深度3 cm左右,蛹历期10~15 d。
3 绿色防控集成技术探讨
3.1 诱杀成虫
为了安全、简便、有效地控制柑橘大小实蝇的发生为害,促进彝良县柑橘产业稳步发展,根据柑橘大小实蝇的生活史、生活习性及其发生规律,自2010年以来开展了柑橘大小实蝇成虫诱杀试验,主要设置糖酒醋液、性诱剂、诱虫板3种方式诱杀成虫。2014年在牛街上白水村对3种药剂杀虫效果进行监测,结果见表1。
3.1.1 糖酒醋液诱杀成虫
通过多年试验,筛选出红糖4份∶白酒1份∶醋3份∶水10份,加少量敌百虫制成糖酒醋液,利用废弃矿泉水瓶,在矿泉水瓶的中上部对开一个长5 cm,宽3 cm的窗口制成简易的诱捕罐,每瓶装糖酒醋液30 mL左右,挂在果树中部约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