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时期甘肃地区蝗灾初步的研究
明清时期甘肃地区蝗灾初步的研究
摘 要:本文将视点关注在明清时期甘肃地区蝗灾研究,通过搜集史料,总结归纳出明清时期西北地区蝗灾发生的一些特点,并将蝗灾与历史同期的水、旱、沙尘等自然灾害和饥荒、移民等历史事件进行联系、对比和分析,试图找到其之间的耦合关系;同时,深入了解蝗灾发生下民众的生活状况,以期为今天蝗灾的防治工作提供应有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历史蝗灾;甘肃地区;时空分布;环境机理;社会影响
20世纪以来学者们在对历史时期蝗灾的发生、成因、特征以及治蝗措施的总结等方面作了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探索。但是,中国蝗灾史与治蝗史作为一个专门性的研究工作来说,对历史时期甘肃地区范围内蝗灾的统计分析不完善,尚未形成时间、空间相关联的系统数据。其次,甘肃地区自古以来干旱少雨,农业耕作局限性较大,大部分地区“靠天吃饭”,属于农业较为落后地区,蝗灾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于甘肃地区社会经济应该具有极大的影响。本文利用各类史料中关于明清时期甘肃蝗灾的记载,对明清时期甘肃蝗灾进行初步研究和探讨。
一、明清时期甘肃地区蝗灾概况与分析
本文所指的甘肃地区,即2004年甘肃省行政区划确立的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各个历史时期,甘肃自然灾害次数和种类繁多,各类自然灾害的史料记载也较为丰富,其中也不乏蝗灾的记载,而明、清两朝又是蝗灾发生极为频繁的时期。
(一)蝗灾信息的统计
关于蝗灾的统计差异,学术界的分歧大多集中在次数上。首先可以认同的是,关于蝗灾的次数统计均有合理性和科学性,但仅仅以次数来统计,确不能做到详尽。笔者认为在蝗灾次数统计上,应该充分而全面的来考虑灾害发生的时空联系。章义和在《中国蝗灾史》中提出的统计方法比较符合此理论,即“抛弃‘次’的统计概念,而代之以‘蝗灾发生年’,凡一地一代与一地数代蝗灾,或数地一代与数地数代蝗灾,只要是在这一年中发生的,皆作为一个蝗灾发生年(或简称一年次)。”根据这一理论,对明清时期甘肃地区蝗灾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明代276年中,甘肃地区发生蝗灾的年份共26年;清代268年中,甘肃地区发生蝗灾的年份共28年。甘肃地区在明、清两个朝代蝗灾的频率基本为10年中有1年为蝗灾发生年。
按照蝗灾发生频率,明代和清代蝗灾发生频率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明代,第一阶段:洪武十一年(1378)年至正统十年(1445)。这一阶段蝗灾发生频次较低,67年中只有5个蝗灾发生年,平均13.4年中有1个蝗灾年。蝗灾发生产连续性低,史料记载蝗灾影响较小。第二阶段:成化十五年(1479)至嘉靖三十八年(1559)。这一阶段蝗灾发生频率有明显增加,80年中蝗灾发生年有13年,平均6.15年中有1个蝗灾年。已出现连续性蝗灾发生年。第三阶段:万历十一年(1583)至崇?十四年(1641)。这一阶段蝗灾发生频率虽不及上一阶段,58年中有8年发生蝗灾,平均每7.25年中有1个蝗灾年,但连续性蝗灾发生年较多,特别是崇祯朝时期,明代蝗灾达到顶峰,蝗灾规模较大,灾情较为严重。
清代,第一阶段:顺治三年(1646)至雍正十年(1732)。这一阶段蝗灾发生频次较低,86年中有8个蝗灾年,平均每10.75年中有1个蝗灾年。蝗灾发生面积相对叫较小,受灾情况也比较轻微。第二阶段:乾隆二年(1737)至乾隆四十四年(1779)。这个阶段是清朝的昌盛时期,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历史上被誉为“康乾盛世”。但根据历史资料记载,乾隆年间蝗灾反而发生较为频繁,42年间蝗灾年有7个,平均6年中有1个蝗灾年。受灾面积较大。第三阶段:道光十年(1830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这一阶段蝗灾频次较高,受灾面积和影响较大。77年间蝗灾年有13个,平均每5.92年中有1个蝗灾年。连续性蝗灾年较多。
综上分析,明清两朝蝗灾发生时间均集中于朝代前期和后期,也涉及朝代更替、政治腐败、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等社会因素。可以说,蝗灾的爆发除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直接影响外,与统治者的执政能力和农业生产重视程度息息相关。
(二)蝗灾的季节分布
根据史料统计,明清时期甘肃地区蝗灾发生月份主要集中在农历三至八月之间,明代为13次,清代有25次。其中又以六、七、八(农历)三个月份最多,明代有9次,清代有16次。四、五月次之,其他月份次数相对较少。这与徐光启《农政全书》中蝗灾“最盛于夏秋之间,与百谷长养成熟之时,正相值也,故为害最广”的观点吻合。根据对蝗虫的生物学研究也可以得出,东亚飞蝗整个生长期至少需要经历日平均温度25℃以上的天数30个,才能完成其发育与生殖。郭郛等曾对东亚飞蝗在我国各地的发生期进行过观察和统计,其结果是,在东亚飞蝗的主要发生基地,6 月份是飞蝗的羽化期和迁飞期。因此,明清时期甘肃地区蝗灾发生的季节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其发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的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课程比较研究.pdf VIP
- 高一的语文专题训练—辨析并修改病句练习题.docx VIP
- QC成果-浙江中烟技术中心:ZJ112卷烟机VE循环风冷却系统的研制.pdf VIP
- YYT 0472.2-2004 医用非织造敷布试验方法 第2部分 成品敷布.docx VIP
- 猪促黄体生成素的重组表达载体、重组细胞株、制备方法.pdf VIP
- 智慧社区规划设计方案.ppt VIP
- 中压岸电AMP系统的安全操作及管理.pptx
-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2025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思想政治(wor.pptx VIP
- 质子治疗与护理.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