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云南印象演出市场运营的模式
浅析云南印象演出市场运营的模式
【摘要】《云南印象》运用独特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歌舞形式在中国演出产业上增添了光彩的一笔。本文着重分析了其在艺术和市场上的成功突出表现,以此来分析出中国文化演出市场运营模式及策略,以提升演出产业发展进程。
【关键词】《云南印象》;演出市场;文化产业
有“舞神”美誉的著名舞蹈家杨丽萍2002年创作编导了大型原生态舞剧《云南印象》并领衔主演。该剧首演于2003年8月8号的北京保利剧院,距今8年时间,共计演出3000多场,其上座率和购票率高达100%,在个别城市票价从200多元炒到800多元,创造了中国舞台阵容最大、巡演时间最长、所到城市最广、演出场次最多、上座率最高、票房收入最好的六个第一。从市场经济效益来看,是一部成功的大型原生态歌舞剧。2004年,第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决赛中,该作品以高达百分之九十七点五的观众满意率,一举荣获剧目金奖、最佳编导奖、
最佳女主角奖、最佳服装设计奖和优秀表演奖,并被专家评价为“民族舞蹈的再启蒙”。
2004年11月,《云南印象》随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为配合国家领导人访问南美而主办的‘感知中国一中国文化南美行’中外文化交流活动,赴巴西、阿根廷演出,拉开了国际巡演的序幕。随后所到之处国家、地区,当地媒体均对其有详细的追访及报道。
《云南印象》在艺术上和市场上的突出表现来源于作品创作的匠心独运和成功市场运作,正是二者的有机结合成功开拓出了中国演出市场新模式,不仅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力及经济效益,也成为了演出市场的优秀案例。分析其成功模式,有助于提升中国演出产业的发展进程。
一、《云南印象》的艺术战略
1、“内容为王”――少数民族的原生态风情。
《云南映象》是一台将云南原创乡土歌舞与少数民族舞蹈重新整合的充满古朴与新意的大型歌舞集锦。该舞剧由云、日、月、林、火、山、羽七场组成,吸取了原汁原味的民族歌舞元素。采用了62面鼓的鼓风、鼓韵和120个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面具,展现了彝、苗、藏、傣、白、哈尼和佤等云南9个少数民族的原生态生活和艺术。
作为《云南印象》编导及艺术总监,杨丽萍花费一年时间在云南各族的田间地头采风寻觅,观看了无数民间舞蹈,再从其中将精彩的动作“剪辑”下来,浓缩在歌舞集中。舞蹈中充满了原汁原味的云南民族元素,70%舞蹈演员是那些山寨里土生土长的村民,其中包括一个只有五岁的小姑娘,演出服装全为少数民族生活着装的原型。这是一个区分其他舞剧不同显著的标志。因为这些山民、族人们认为舞蹈是与生命的情感联系在一起的,是为了表达对万物的感情,因为他们相信万物是有灵性的,需要去沟通,因而跳舞是在和天地对话,这才是与生俱来的舞蹈的本质。普通的村民是天生的舞蹈家,他们的原声舞蹈是任何专业人士都创造不出的,让他们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现自己熟悉的生活,真实的体现了“原生”的价值。原汁原味的真实服装道具,不加雕琢的唱腔和原始自在的舞技,将传统歌舞和新锐舞蹈、现代舞美完美融合,在现实的基础上再创了神话般浓郁的云南民族风情。
一个产品的巨大成功,无论是艺术产品还是商业产品,都必然伴随着对传统的巨大破坏和冲击。厌倦了喧嚣都市钢筋水泥的压抑生活,人们开始向往自然的乡村田园世界。与人们平时习惯的“民族”舞蹈和歌曲不同,原生态抛弃了传统学院派试图用西方理论规划民族艺术的尝试,《云南印象》以原生态舞蹈艺术为核心卖点,形成了自己的“产品”独特性,打造了强大的差异化优势,具备了切入市场的锐利性,它的成功以行动颠覆了统治中国舞台艺术的清规。
2、名人效应突破市场屏障。
产品市场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引入期和成长期恰好为消费者熟知产品的阶段,为市场的屏障。在商业化高度发达信息泛滥的当今社会,有限的消费资源面对着过多的消耗取向,消费者无限也没有能力进行自我判断,品牌消费是其必然的选择。《云南印象》借助杨丽萍的个人品牌,消除了受众对原生态歌舞这一新产品的怀疑,在进入市场的引入期阶段就一起了强烈的关注,产生了票房号召力,以此为突破口,通过作品的自身魅力征服了观众,形成了口碑效应,引发了持续的票房高潮,造就了本土艺术作品的市场奇迹。
二、《云南印象》的经营模式
1、内部管理科学化。
《云南印象》在内部管理上实行了演员签约制度。由于该剧排演了多年,还要继续上演许多年,人员构成必然呈现多样化。为了避免个别演员因自身利益离开剧组而造成损失,剧组推行了演员签约制,根据每场表演表现来决定收入水平,考核指标达到10项之多,包括临场发挥、有无过失、激情状态等,签约制使这些来自田间演员明白,他们是共同的创业者,任何行为都涉及着自身利益。
2、外部营销专业化。
《云南印象》的市场分为国内和国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