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文及其理解的方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互文及其理解的方法

浅谈互文及其理解的方法   互文是指诗文中上下文义互相阐发、互相补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段,又称“互辞”、“互文见义”等。例如:①“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杜牧《阿房宫赋》)②“朝避猛虎,夕避长蛇。”(李白《蜀道难》)③“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学语文教材中运用互文的常见形式大致有以下四种:   一、单句互文。即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相关的词语在意义上交错渗透、互相补充。例如:①“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其中“栗”与“惊”互补见义,意为“使深林与层巅战栗而震惊”。②“朝晖夕阴。”(范仲淹《岳阳楼记》)其中“朝”和“夕”,“晖”和“阴”是互文,意即或朝晖夕阴,或朝阴夕晖,也就是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   二、对句互文。即对(下)句里含有出(上)句已经出现的词,出(上)句里含有对(下)句将要出现的词,彼此相互补充说明。例如:①“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其中“当窗”与“对镜”为互文,全句是说“向着窗户,对着镜子,梳理云一样的秀发,粘上美丽的花黄”。②“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句中“榆柳”和“桃李”互补,是说陶渊明的田园居房前屋后到处都是桃树李树和榆树柳树。   三、多句互文。即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中的相关词语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合而见义。例如:①“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杜牧《阿房宫赋》)句中“燕赵”、“韩魏”、“齐楚”对举互文,应理解为“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统治者拥有的金玉珍宝”。②“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孔雀东南飞》)句中“十三”“十四”“十五”“十六”互补见义,应理解为(兰芝)在十三到十六岁之间掌握了织素、裁衣、弹箜篌、诵诗书等技能。   四、隔句互文。即两句互文之间有别的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例如: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其中,“若出其中”是隔句,“日月”与“星汉”互文见义,两句诗的意思是“不断运行转动、灿烂夺目的日月、星汉都如同出于沧海之中一般”。②“十日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滕王阁序》),句中的“千里逢迎”是隔句,“胜友如云”和“高朋满座”是互文,“胜友”“高朋”“如云”“满座”相互交错,补充说明,应理解为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   互文这种修辞手法虽然不在《考试大纲》规定的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常见修辞之列,但它在中学教材中的使用较多,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加之教材对这种修辞手法未作系统的介绍,这就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因此引导学生理解互文句子,是非常必要的。遇到互文,翻译和讲解时要特别留意,不能把它割裂开来,要瞻前顾后,才能正确、完整、全面地掌握这类句子的真正意思。   那么,如何理解互文的句义呢?根据互文的结构特点,可采用以下方法来理解:   一、对上下文分别保留的互文,用合并同类、概括整合法加以理解。   例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这两句是互文见义。“喜”的原因不单是“物”(客观环境),还有“己”(主观一方,自己);“悲”的原因不单是“己”,还有“物”。因而应理解成“不以物、己喜,不以己、物悲”,译为“(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者悲伤”。如果简单地理解为不因为外物而高兴、不因为自己而悲伤就大错特错,大大缩减了语句表达情感和思想意义的容量。这一句高考曾考过,考就考学生知道不知道这是互文。   ②“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这里的“主人”及“客”为互文,“下马”和“在船”并不分属于“主人”和“客”,“主人下马”这部分省了“客”,“客在船”这部分又省了“主人”,理解时宜把二者相加,互相补充,即“主人、客下马,客、主人在船”,译为“主人和客人一起下了马登上了船”。若单纯地理解成主人下马在岸,客人登船,显然与后面的“举酒欲饮无管弦”等内容不符。   ③“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句中“东西”与“左右”为互补见义。诗的上句省了“左右”,下句省了“东西”,即东西不只是“植松柏”,也“种梧桐”,左右不只是“种梧桐”,还“植松柏”。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在东西左右(即四周)种上了松柏、梧桐”。松柏是坚挺、伟岸、坚贞的象征,梧桐是凄楚、悲怆、哀伤的象征。作者用互文手法,既表现出刘兰芝与焦仲卿两人爱情的坚贞高洁,又显示出他们婚姻结局的悲戚哀愁。   二、对上下包含、互相渗透的互文,用前后互相补充、融会法加以理解。   例如:①“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这两句对举见义,其上句省去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去了“开我西阁门”。两句要表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