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史料笔记永宪录的研究
清代史料笔记永宪录的研究
摘 要:成书于乾隆十七年的《永宪录》是研究康熙、雍正年间历史的重要史料,现有4个古钞本,作者为萧?]龄。中华书局本《永宪录》卷三载雍正三年四月至十二月史事,续编载雍正五年正月至雍正六年二月史事,纪事始于康熙六十一年正月,止于雍正六年二月十三,中缺雍正二年至雍正三年三月之间的史事。《永宪录》保留了与雍正继位史实有关的史料,成为研究雍正问题的必引书目,史料价值较高。
关键词:永宪录;萧?]龄;清朝
《永宪录》是清史研究中一本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私人著作。由于康熙、雍正年间的权力交接疑问重重,雍正皇帝又曾修改或掩盖部分官方史料,外加反对派散布谣言,雍正皇帝继位的合法性屡被政敌所质疑。对这段历史的记载,官方史书和私人著作各有千秋。“国史人恣而喜蔽真,其叙典章、述文献,不可废也,野史人臆而善失真,其征是非、削忌讳,不可废也;家史人谀而善谥真,其赞宗阀、表官绩,不可废也。”所谓“史失求诸野”,康雍之际的史料就尤显珍贵。
《永宪录》“著者以当时人记当时事,客观上也反映了一些当时的政治情况。大事取材,多根据邸抄、朝报、诏谕、奏折等,性质等同于杂史。”冯尔康先生也曾指出此类史料的不足“讹误甚多,不加校订就难以使用。”
一、《永宪录》的版本
《永宪录》成书于乾隆十七年(1752),是一本清朝人写的编年体史料或者说是笔记,传本极少。晚晴吴庆坻曾说“是书世鲜传本,缪艺风前辈得残本一卷,刻入丛书”。缪艺风即缪荃孙,清代著名藏书家,晚号艺风老人,此处的“丛书”是指《古学汇刊》。从《永宪录》成书到《古学汇刊》出版,历时不过150余年,时人就罕见《永宪录》的传本,可见此书的稀缺。
目前已知《永宪录》有4个古钞本以及根据其中2个古钞本出版的刊本。
1.吴庆坻藏清钞本《永宪录》(六卷)
吴庆坻家收藏,简称“吴藏本”。“《永宪录》六卷,江都萧?]撰。卷首纪祖宗创造制度,卷一纪康熙六十一年事,卷二纪雍正元年事,卷三纪雍正二年事,卷四纪雍正三年事,卷五纪雍正四年事,卷六纪雍正五年至六年二月以前事。钞本每叶中缝有“吟栀仙馆”四字,惟一卷书‘周氏小郎?止荨?,盖两家合钞本也。此钞本先大父旧藏”。但由于“同治七年自太原南归,行河洛间时,积潦数百里,车行至艰,载书之车屡覆,往往堕泥淖中,夏抵杭州,发箧则书为水厄,多朽腐不可收拾”吴藏本“文字亦大半残缺,其可辨识者十之六七耳。”“杭州吴庆坻家有此书。屡从其后人借阅未得。昨岁南中消息。吴氏藏书。斥卖已尽。恐遂不可复得。吴本尝遭水厄。阙字十之三四。”吴藏本历此磨难,想亦残破不堪,况且不知现藏于何处、何人之手,实为可惜。
2.李盛铎藏清钞本《永宪录》(六卷)
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室收藏,因李世愉先生曾称之为“李钞本”,简称“李钞本”。“李钞本的内容包括卷首及正编六卷(卷六后附《大义觉迷录》中四道上谕)。前有目录、作者序言、编修凡例,后附乾隆朝事。钞本共十册,一至四册为卷首,五至九册为正编六卷(中缺卷三及卷四的部分内容),第十册为乾隆朝事……卷首纪祖宗创造制度官爵财赋之大略;卷一纪圣祖仁皇帝康熙六十一年事;卷二纪世宗宪皇帝雍正元年事;卷三纪世宗宪皇帝雍正二年事;卷四纪世宗宪皇帝雍正三年事,卷五纪世宗宪皇帝雍正四年事;卷六纪世宗宪皇帝雍正六年二月以前事。”
吴藏本和李钞本均是六卷本,并且都有“纪祖宗创造制度”内容的卷首,目录内容相仿,或许这两个清钞本有渊源。但吴藏本只剩下“可辨识者十之六七”,且不知藏于何处。而李钞本比中华书局本多十几万字的内容,李钞本的价值就愈加凸现出来。从钞本目录、保存现状以及李世愉的介绍来看,此版本内容更全,史料价值更高,是现存《永宪录》众版本中最好的版本。
3.缪荃孙藏钞本《永宪录》(一卷)
缪荃孙收藏,简称“缪藏本”,此本为残本。此钞本被刊刻后收入《古学汇刊》第一编“掌故类”,刊本简称“古学汇刊本”。中华书局本《永宪录》前言误将《古学汇刊》写作《古学丛刊》。
4.邓之诚藏钞本《永宪录》(四卷)
邓之诚收藏,简称“邓藏本”。此钞本被排印后收入中华书局《清代史料笔记丛刊》,简称“中华书局本”。此后,台湾文海出版社等也曾根据中华书局本翻印出版,因其内容不变,不再一一说明。
中华书局本内容采用了三级格式印刷,正文内容为顶格书写,一级注释退两格书写,二级注释为双行批注。正文内容为本书主体,类似于“纲”;一级注释为类似于“目”,是附带的解释;二级注释是为了解释一级注释中的部分内容。如无特殊说明,下文中研究的《永宪录》均为中华书局本,所考证的年代是正文内容的年代。
二、《永宪录》的作者
吴藏本“《永宪录》六卷,江都萧?]撰。”邓藏本“《永宪录》四卷,续编一卷,不著撰人名氏。”缪藏本“《永宪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