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脾脏疾病的影像诊断--2.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的脾脏疾病的影像诊断--2

脾脏的正常CT解剖 位于左上腹第9-11后肋处,长轴与10后肋一致,横断面多呈弯月形。外缘呈圆滑弧形凸出,内缘常呈分叶状内凹,脾门部见大血管出入。 韧带:胃脾韧带,脾肾韧带,膈脾韧带,脾结肠韧带 成人平均长为12cm,宽7cm,厚4cm。若长15cm,宽5个肋单元为增大。脾实质密度低于肝实质约10Hu(40-50Hu)。 脾的血循环 腹腔动脉→脾动脉→脾叶动脉→脾段动脉→ 小动脉→终末动脉 脾动脉→胃网膜左动脉,胃短动脉 脾静脉→门静脉 脾的淋巴引流 汇入脾门淋巴结→腹腔动脉旁淋巴结 脾的组织结构 被膜、小梁、白髓、红髓、边缘区 1.被膜:较厚,大部分表面覆有浆膜 2.小梁:被膜和脾门结缔组织伸入脾脏实质形成 3.白髓:脾内小动脉周围,淋巴细胞 4.红髓:脾索—吞噬红细胞、血小板、异物 脾窦—血窦,抗原和淋巴细胞进入脾脏通路,有不少巨噬细胞。 占三分之二 5.边缘区:红白髓交界,是脾内首先捕获、识别抗原的区域,是引发免疫反应的重要部位 。 脾的生理功能 1. 造血和储血 2. 滤血及毁血 3. 免疫功能 4. 其他功能:如产生VIII因子。 脾脏正常CT表现 位于左上腹,膈面及胸壁侧光滑,脏面不平。 呈新月状。脾脏密度均匀,CT值低于肝脏,与胰腺近似。大小、长度不超过5个肋单元(一肋单元等于一个肋间或肋骨断面)。 脾密度低于肝,均匀动脉期不均匀,静脉期变均匀。 脾脏疾病 1、脾先天发育异常; 2、脾外伤; 3、脾脓肿; 4、脾肿瘤; 5、脾弥漫性疾病; 6、脾梗死; 脾先天发育异常 1 游走脾:脾脏脱离正常解剖位置而位于腹腔的其他部位者,称为脾脱垂或异位脾;脾脏既有脱垂又能复位,呈活动或游走状者,称为游走脾(floating spleen)。多系脾蒂及脾有关的韧带松弛或过长所致,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扭转时可出现疼痛。 少见,女性比男性多3~13倍,以中年女性为多见,中年以上经产妇产后发病率较高,儿童期也有发生。 患者女,12岁。左上腹痛半年余,现感觉下腹胀痛,无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无放射痛及畏寒、发热。体检:腹部未见肠型、蠕动波;下腹部可扪及质韧、光滑肿物,边界清,无压痛。实验室检查:WBC 21.6×10^12/L。 CT表现:下腹及盆腔内可见一无明显强化的肿块,其上极向上可见直径约2厘米漩涡状结构影,内可见一管径较细有血管影,至肿块上方约4CM处中断。正常脾区未见脾影,可见肠管。门静脉期肝右叶可见片状低密度影。 手术所见:脾位于下中腹部及盆腔内,瘀血肿大呈暗紫色,脾蒂顺时针旋转720。脾动脉无搏动,行脾切除术。镜下见脾窦高度扩张、充血,部分区域可见片状坏死。 综合诊断:游走脾伴脾扭转 图1 盆腔内无明显强化的肿块 图2 冠状位最大密度投影(MIP)示下腹及盆腔类似脾形态的肿块 图3 白箭示漩涡状结构,黑箭示血管状影 图4 肝脏灌注异常,肝右叶见大片状低密度影 2.副脾:为正常脾组织构成,多近脾门,结节状或球状,一或多个,数毫米至数厘米,密度与增强特征与脾脏相同。 3 无脾综合征:指脾脏缺如,多合并其他如心血管异常。 4 多脾综合征:一或多个副脾;伴多脏器异位症,个别可见胆囊缺如,心血管系统发育不全、畸形等。 脾外伤 脾脏是一个血供丰富而质脆的实质性器官。它被与其包膜相连的诸韧带固定在左上腹的后方,尽管有下胸壁、腹壁和膈肌的保护,但外伤暴力很容易使其破裂引起内出血。 CT检查价值:首选方法,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可达95%;易发现腹部多器官的复合外伤,如肝、肾、胃肠道损伤。 2 临床病理: 1)脾外伤分型:①挫伤;②包膜下血肿;③包膜完整性实质损伤:多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血肿;④脾破裂:实质与包膜均破裂,脾内、脾周及腹腔内均有出血。 病理分类:中央破裂、被膜下破裂、真 性破裂 2)临床表现: ①外伤可引起早发性、迟发性脾破裂,感染、肿瘤、血液病可引起自发性脾破裂;②外伤后,可出现左腹部疼痛,脾大、压痛,腹膜激惹症状及体征;③完全破裂时:血红蛋白急速下降,出现休克等严重症状。 3 CT表现: A 挫伤:可无异常表现; B 包膜下血肿:半月形高密度区,随出血时间延长,逐渐变为等密度或低密度区; C 包膜完整性脾内破裂:血肿随时间不同,表现为脾内局限性高、稍高或低密度影,早期境界不清、晚期为清晰椭圆形低密度影; D 脾破裂:脾大、外形不整、实质内见撕裂裂隙贯穿,脾周高密度血凝块。 脾破裂被膜下出血 外伤脾破裂 脾外伤后血肿 脾脓肿 病理特点: 脾脓肿常为败血症的脓栓所引起 病因多为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腹部脏器的严重感染也可侵犯脾 初为脾弥漫性增大,后形成脓肿

文档评论(0)

renwofei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